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键是扩大公众考核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6:20  东方早报

  陈心尘

  湖南宜章县7名科级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中因成绩垫底被免职,其中包括1名乡镇正职、2名县直单位正职、2名乡镇副职、2名县直单位副职。郴州市公务员办负责人说:“只有让干部觉得官不好当,群众才会好过;让干部有危机感,群众才会有幸福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开始探索政府绩效评价考核制度。至2011年,全国已有21个省级政府设立了绩效管理或绩效评估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可以说,开展绩效考核,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股潮流。宜章县的举措,正是发生于这一背景之下。

  从《潇湘晨报》披露的有限信息看,宜章县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考核,既表现出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也体现出一定的领先特点。

  第一个共性问题是考核权误置。无论是由组织人事部门,还是专门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负责考核,考核权掌握在政府内部都是普遍的现象。这就容易导致三个结果:

  一是可能流于形式。假如地方主要领导不是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或者虽然重视但受制于其他因素而不能有效贯彻其意图的话,考核就很容易沦为走过场,甚至人走政息,一阵风之后不了了之。

  二是难以客观公正。政府内部主持的考核,最终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这不仅难以克服少数人监督多数人的信息不对称困难,而且还需额外防范这些考核人员因权力竞争等因素导致的道德风险。

  三是最终的“顾客”发言权重不足。比如一些地方,绩效评估(包括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和电子民调系统评价在内的外部评估)的分值,仅占总分的30%,而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和电子民调系统评价在实际操作中,被人为操纵的例子在各地屡见不鲜。

  第二个共性问题是考核内容不科学。突出表现于五个方面:

  一是注重影响因子大、见效快而明显的总量指标,比如生产总值、投资规模等;忽视发展质量提升的指标,比如结构调整、创新发明、民生保障、民主法治等。

  二是指标界定不清晰,特别是有意无意地扩大民生保障的范畴,将一些与民生没有直接关系的科目也纳入其中,滥竽充数,混淆视听。结果是看起来民生投入不少,公众实际受益不多。

  三是搞“一刀切”,对不同考核对象根据自身职能、利用自身特色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个性化服务重视不足、引导不够,分类考核机制很不完善。

  四是注重结果指标,忽视过程性指标。比如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只看有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量大不大,却不关注考核对象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社会稳定。实际上,用民主法治手段实现的社会稳定,与按照“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的非法治化手段实现的一时稳定,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五是目标设定上层层加码。由于下级政府为了在与同级政府的竞争中胜出,一般都要对上级政府布置的指标留有余量,再加一等。这样层层传递叠加下来,到了基层政府,就会远超最上级政府原先设定的目标标准。在这种一再“增肥”的目标引导下,基层政府脱离实际、任意采用行政手段逞一时之快,扭曲配置资源,就不免成为常见之事了。

  第三个共性问题是考核结果运用不够。不少地方仅仅把考核结果用于决定绩效奖金发放的多少,像宜章县这样根据考核结果免去考核不合格者的领导职务,在全国范围内还很少见,值得充分肯定。但即使这样,也还不够。绩效考核结果还应该成为各级政府改进服务的参照系、指挥棒和驱动器,这个作用目前在各地发挥得都还很不充分。

  解决上述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最关键、最有效、最彻底的办法还是要将考核权真正交到公众手中。公众作为政府服务的对象,仅凭日常生活的经验、感受和体会,就足以对政府的服务绩效和质量给出较为准确、客观、权威的判断。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再多的技术性措施、再精密的指标设计,都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控制官员、改进政府服务的目标;就算能够部分实现这一目标,成本也要远大于依靠公众的办法。

  (作者系青年学者)

  【社会观察】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