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10万一棵榕树,如何栽到城建账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7:00  解放日报

  新华社记者 王勉 李斌 程群

  一棵市场上卖两三万元的普通榕树,在账面上的身价高达10万余元;一项60多万元的城市绿化工程,支付款项时却摇身变成150多万元……近日,原广西防城港市园林管理处主任赵莉萍、两名副主任及一名会计因在园林绿化工作中有贪污、受贿和职务侵占等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目前各个城市都在加大园林绿化工作力度的情况下,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绿化资金应如何监管?

  普通榕树账面价逾10万元

  “一棵市场上卖两三万元的榕树,账面单价竟然高达10万余元。”2010年6月,防城港市有关方面对该市园林管理处进行专项检查时,一张采购7棵大榕树的发票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经检察院调查,从2008年至2010年,赵莉萍亲自或指使下属向花木供应商提出虚高单价,采用虚开发票的形式套取工程款,伪造购销合同和苗木清单。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在公诉机关指控的其他10起贪污事实中,赵莉萍等作案手法基本一致。“供应商收到货款后,扣除实际货款后,余款汇入赵莉萍指定的个人银行账户。采用这种方式,园林管理处共套取公款170余万元。”

  绿化衍生“黑色利益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苗木特别是古树名木个体差异性非常大,又具有唯一性,无法做到由物价部门统一定价。由于城市绿化的巨大需求,银杏、桂花、红豆杉、香樟等名贵树种奇货可居,这样的“大树进城”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导致大量的古树名木在迁移中死亡,还滋生出一条“黑色利益链”。

  业内人士称,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景观设计、土方工程、给水排水、后期管护等,涉及规划、工程发包、工程选材监理等环节,在这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牟利空间。“以一棵原产地2万元的银杏树为例,供货商赚取2万元利润,加上运输费和预留回扣,最后开价可能就达一棵10多万元。”

  移植到城市的树木,成活率是个未知数,后期补种资金也给腐败留下了空间。比较廉价的小灌木,实际种植数根本没法量化,种七八千株入账1万株,很难发现。有一些地方的园林绿化部门,利用城市道路扩张之机将树木移走,购买新树种植,再将原来移走的树“购买”回城市种植,循环获利。

  根治还需政务阳光

  在某大型园林工程做监理的黎先生告诉记者,为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在工程的苗木购买过程中采取了多部门多人参与询价的办法。他同时坦承,多部门多人参与询价对于预防腐败作用有限。“即便纪检监察部门、反贪部门的人一起去也难以预防腐败问题发生。供货商可以当场喊高价,背后再给关键人员‘回扣’。”

  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廖家胜认为,针对园林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行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将项目招标、采购监管、工程管理、后期履约等信息公开,最大化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 (据新华社南宁2月23日专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