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大鳄”一手打造“同和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8:30  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金融大鳄”一手打造“同和裕”
王晏卿像 本报资料图片
“金融大鳄”一手打造“同和裕”
位于开封北土街的同和裕银号开封分号旧址,现为“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 听雨轩主摄

  □记者 盛夏

  “开封:听老房子讲老故事”之 同和裕银号旧址(上)

  “金融大鳄”一手打造“同和裕”

  踪

  提示

  寻

  开封北土街10号院,是座奇特的民国建筑,四座三层高西式楼房合围,中间是一个天井小院,仅50多平方米。

  楼宇雄伟壮观,挺拔坚实,小院光照不足,阴冷潮湿。楼宇的高大与小院的狭小体量上形成强烈反差,呈现封闭、神秘之感,透露森严、冰冷的气息。

  它原是“同和裕银号”的开封分号。“同和裕”银号,民国时曾是河南重要金融商号,在社会经济方面有很大影响。1933年银号倒闭后,它被河南省农工银行接管。开封解放后,它成为开封市政府的一处办公场所。

  1969年11月,刘少奇在此度过了其生命中的最后27个昼夜。之后,开国元勋徐向前元帅曾在这里短暂停留,百战上将杨成武将军也曾被囚禁于此。

  现在的它,是“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A

  王晏卿“金融商业并重”

  这座天井小院,陈列着与刘少奇相关的大量历史图片和文物,是开封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现在看它,很难想象,它的前世是一座老银号。

  同和裕银号是“金融大鳄”王晏卿创办。王晏卿,新乡人,生于1886年,逝于1984年,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1912年,他在新乡开创了同和裕银号,其后在全国各地建分号43处,开办工商企业105家,在当时的河南乃至全国金融工商界占有重要地位。

  王晏卿之父王清臣经营同和银楼。王晏卿从小立志做大生意,以“鸢飞月窟地,鱼跃海冲天”自我激励。18岁时,他到新乡最大的商号“道生长”当学徒,走南闯北,人称“长腿伙计”。25岁时,他决心自己创业,和另外三人集资13000块银元,在新乡顺河沿街(今北关大街),成立同和裕银号,他任经理,银号在新乡很快站稳了脚跟。

  因为同和裕银号在道口镇收购草帽辫出口,业务量很大,王晏卿在这儿设立了第一个分号——道口分号。

  《近代豫商列传》一书记载:“建道口分号时,王晏卿就考虑建开封分号了。开封是省会,开封分号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银号的命运。1915年,王晏卿派总号副总赵安侯筹建开封分号。赵安侯原籍开封,对开封银钱业及商号颇熟悉,由他出任了开封分号经理,总号拨款20万元,先借云章绸缎庄的地盘开张,后在北土街租赁房屋一所正式开业,并在北土街购买地皮三亩,建楼房和地下室数十间。”此次所建建筑,即包括现存的天井小院。

  开封分号,从业人员最初只有五人,很快扩展到30多人,以汇兑和货币兑换为主。它大量吸收开封军政界、工商界及私人存款,社会信誉日高。这些,为王晏卿在各地建分号,增设通汇点,增强金融实力,打下良好基础。

  之后,同和裕又在郑州、汉口、上海、天津等地设分号,“北伸平津,南延沪宁,东至新浦(今属连云港市),西达成都、太原,共有分号43处,店员850余人。同时兼有工商企业105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先后经营二十一载,成为集现代化银行、综合性工商业为一体的集团。”新乡市档案馆收存的《大事记》中记载。

  王晏卿的经营之道,是“寓金融于商业,以商业固金融,从金融起家,大量涉足工商实业”。因为金融业、工商业并举,有利于摆脱社会动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建立以工商业为基础的牢固金融阵地。

  他在经营银号的同时,开办的工商企业有天津大东洋行、天津环海贸易公司、道口货柜、新乡货柜、修文印刷厂、万顺机器制造厂、造纸厂、榨油厂等。他以同和裕的社会存款为资本,连续开办或接办了蛋厂、火电厂、砖瓦厂、食品厂、粮行、布铺、棉花行、五金店、杂货行、肥皂厂、安阳电灯公司、开封百货店、新乡中药店、新乡水电公司等企业,有的形成了行业垄断。王晏卿因此被称为“新乡现代工业之父”。

  王晏卿经营有方,宁可花重金选英才,决不廉价雇庸才。

  他在郑州设分号时,看中在汉口“跑单帮”的谭伯麻,用高价收购了谭伯麻的生意,再聘请他出任郑州分号经理。谭伯麻不负信任,郑州分号很快风生水起。王晏卿的三弟才干平平,父母求情欲为他在银号谋职,他宁可出资让三弟出国留学,也不安排职位。

  为提高银号职工整体素质,王晏卿建立学校,分期培训职工。当年信息十分闭塞,他常雇请军政人士及邮差打探消息,保持信息快捷畅通。

  诚实守信是王晏卿的经商原则,“凡店规规定或契约上写明的,即使赔钱,银号也兑现。如遇银根吃紧、汇水上涨,其他金融机构都加汇费,同和裕宁可贴钱,也不增加汇费。”《近代豫商列传》记载。

  B

  被官僚资本排挤破产

  凭过人的胆识、严格的管理和诚信经营,同和裕异军突起,经济实力在中原银号中首屈一指。1930年进入内地金融界的官僚资本,一时间也难与之竞争。它也因此与官僚资本水火不容,遭其打压排挤。

  1932年后,“同和裕”银号业务迅速扩大,在接办了天津大中银行、取得500万元钞票发行权后,王晏卿信心爆棚:“使银号向银行化发展。”他意图在山东、安徽两省建立金融网,再扩充东北、西北分号,进而插足西南金融界,构成同和裕在全国的金融网。

  但当时同和裕内部已有危机,一是银号社会存款大量投资兴办工商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二是银号迅速膨胀,导致店员、杂工人数猛增,运营成本增大;三是取得500万元钞票发行权,准备金完全是虚收虚付。

  更深层的原因是,同和裕作为民营企业,与官办银行官僚资本的竞争处于劣势。它的迅速扩张,也激化了与军阀驻军间的矛盾。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金城银行、河南省农工银行以银行团的名义,联合发起攻势,使“同和裕”发生了三次大的挤兑风潮。前两次因发现较早,同和裕尚能转危为安。第三次,已是灭顶之灾了。

  1933年10月13日开始,对“同和裕”的挤兑自省城开封发端,迅速传至各地。策划风潮的银行团,步步设陷阱,软硬兼施,分化瓦解同和裕上层,银行团牵动河南省政府、建设厅、财政厅、民政厅及有关各县政府,还借用南京政府行政院、财政部的名义,向同和裕施加压力。待挤兑风潮起来后,银行团立即切断同和裕资金支援后路,还成立名目繁多的瓜分同和裕组织,使其走投无路。

  王晏卿为图存冒尽风险,四处呼救,最终未能逃脱失败下场。1935年9月,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下令,将王晏卿羁押于开封县看守所。这一期间,孔祥熙曾派人到狱中私访,声称可帮王晏卿脱困,条件是让他给自己办金融事业。王晏卿婉言谢绝。

  同年9月,法院判处王晏卿无期徒刑,转押新乡县监狱。

  1937年10月4日,经新乡县司法处民事裁定,同和裕银号宣布破产。新中国成立后,王晏卿曾任河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1984年2月24日逝世,享年98岁。

  C

  开封“同和裕”倒闭图景

  记者在网上搜到一份河南信阳县李广济先生写于1986年的《家史》,详细描写了开封同和裕银号倒闭的前后经过,堪称难得的民间史料。

  李广济写道:“父亲一生积蓄,绝大部分都存入开封同和裕银号。这是个个人经营的银行、钱庄性质的机构。当初因为他们经营有方,很是赚钱走红,不但在全省各重要商埠都有它的分支机构,汇存都很方便,而且他们还兼营其他行业,如开封马道街上最大、最出名的‘同丰’百货商号,也是他们开的。”

  因为同和裕吸收存款利率比国家银行高,遭同行和国家银行嫉妒,在开封还没沦陷前,银号忽然发生挤兑风潮,大批存户同时要提巨款。银号措手不及,勉力支持。李广济写道:“(在)那种临近对日抗战的年头,人心浮动敏感。一听说挤兑,提存款的人越来越多,发生了(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同和裕向国家银行和同业商调头寸,可是这些银行、同业都有意看笑话,无意援手。”

  李广济家在同和裕有五六千元存款,听闻消息也赶紧去提存。头几次同和裕还能应付,后来各处调款也应付不及。同和裕就规定限额提款办法,即每天每户只能提取十元以下生活费用。越这样,人心越慌。每天挤兑的人从早到晚排队,几乎挤破了同和裕大门。

  “同和裕”开封分号又想了个法子,允许用存折到马道街“同丰”商号购货,如英国三枪牌加速自行车、各种毛呢毛绒、衣服衣料、绸缎布匹、各种日用电器等。李广济的家人也用存折买了衣服用品,可一下子都买成货,家里人舍不得,就把存折上剩下的二三千元,都换成银号开给的期条。

  “接着开封沦陷,各单位外逃。八年抗战胜利后再回开封,已找不到该银号。虽然存户自动组织了索欠团,可是找不到对手也枉然。何况当时存款期条也不在我手里,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李广济在回忆中充满遗憾。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