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院士“会诊” 为金城治污开“良方” 专家们普遍认为兰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生态建设等,打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持久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02:53  兰州晨报

  

院士“会诊”为金城治污开“良方”
袁占亭向秦大河颁发聘书。本报记者 房毅 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刘健 实习生赵婷 段沁雨)“兰州市应该未雨绸缪减少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两到三年根本改善大气环境的提法有些乐观,要想彻底治理大气污染,兰州市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2月24日,在兰州市政府会议厅举行的兰州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院士行”活动座谈交流会上,受邀为兰州大气污染治理“把脉”的院士和专家们提出了众多治污建议。

  还老百姓一片碧水蓝天是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最终目标。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兰州市筹划实施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院士行”活动,邀请国内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顶尖专家来兰“把脉”指导。作为首批受邀人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主任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广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柴发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小曳,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朱彤,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小玲等院士及专家学者于2月23日对兰州石化、西固热电等兰州工业企业以及部分兰州大气监测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兰州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24日的座谈交流会上,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代表兰州市委、市政府对秦大河一行莅临兰州表示欢迎。他说,此次权威专家的到来,对兰州市借助高端智力,科学治理污染,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开放开发的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袁占亭表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兰州市也遇到了国内外城市共同的“城市病”,其中之一就是大气污染比较突出。虽然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受特殊的城市地貌和气象条件、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燃煤污染、扬尘、机动车尾气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此次院士和专家的到来,是兰州市再造蓝天的一大机遇。他希望,秦大河一行能够不吝赐教、集中“会诊”、开出“良方”。

  座谈会上,兰州市环保部门的负责人作了全市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情况、面临的问题及努力方向的汇报;兰州大气污染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组汇报了课题进展情况及科研初步成果;兰州市政府汇报了兰州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战攻坚点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

  汇报结束后,来兰的各位院士和专家结合各自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他们普遍认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需要长期进行,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生态建设,形成全民治污的良好氛围。

  同时,“兰州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也在此次交流座谈会上成立。袁占亭向秦大河一行颁发了聘书,希望双方能以此为开端,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形成一种长效合作的机制,开展经常性咨询、专题性研究和多方面协作,帮助兰州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美好目标。同时,兰州市也希望院士及专家们能发挥优势,向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提出建议,争取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得到国家的更大支持。

  兰州本土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主管部门负责人、重点污染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会。据悉,“院士行”活动今后将长期进行,兰州市将在大气污染治理、交通拥堵缓解等方面“借力”各界智慧。

  院士专家观点

  防止兰州新区走老城之路

  为有效解决兰州市大气污染问题,兰州市提出将通过“搬迁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的方式,推动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向兰州新区搬迁,加快兰石、兰通、际华3512等中央省属大企业的搬迁改造。同时,重点完成全市68户重点污染企业82项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升级改造,对城区及周边162户工业企业严格落实冬季限产停产措施,对39户企业的落后产能实施限期淘汰。

  对于这一措施,与会院士及专家普遍表示认同,表示要控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就一定要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让工业企业远离城区。但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朱彤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兰州新区未来会不会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为了防止新区走老城之路,朱彤建议应加大对影响兰州新区大气因素的研究,形成完善的防治体系。

  三年实现根本改善有些乐观

  在2月23日下发的《关于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实施意见》中,兰州市提出了“今年全面攻坚、明年大见成效、三年根本好转”的目标,“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兰州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性好转”。对于这一目标,院士和专家普遍认为有些乐观。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主任秦大河在发言中表示,从近期来看,采取措施全面攻坚将会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大气质量,但要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兰州市仍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需要多方协同作战,取得成效的时间可能会很长。”秦大河说,对于治污,兰州市既要有近期的计划,也要制定中长期的规划,要邀请生态、能源、环境等各领域的专家加入兰州大气环境治理的队伍中。

  对于兰州市提出的治污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陶澍也表示,对于兰州这样一个偏重工业的城市,通过两三年努力就能根本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目标有些乐观。

  未雨绸缪控制机动车增长

  根据兰州市环保部门提出的数据,机动车尾气占目前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7%。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小曳提出:兰州市应未雨绸缪,防止因机动车的过快增长而加大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张小曳说,目前兰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约有47万辆,且仍在快速增长。作为一个两山夹一河,城区面积有限的城市,机动车的过快增长将加大汽车尾气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的比例。因此兰州市应在机动车总量还处于可控状态时,减缓其增长速度,防止像北京等城市一样,到问题出现时再想办法解决。他建议,兰州市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加快公共交通建设等措施,以有效控制尾气排放。

  本报记者 刘健 实习生 赵婷 段沁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