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种养结合”巧解“地力衰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06:35  东方网-文汇报

  过分依赖化肥,土地会越来越“贫”;而如果“地力”不行,用再好的良种、再先进的农机也换不来好收成。为了“可持续种田”,松江区引导扶持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巧解“地力衰退”

  不久前,上海市农委领导告诉记者,松江区一些家庭农场这几年尝试“种养结合”,种100亩水稻同时养1000头猪,用有机肥肥沃土地,很好地解决了“地力衰退”难题,还帮农民增加了收入,而少用化肥和农药之后,农产品品质更好也更安全。

  记者立即来了兴趣,在叶榭镇马桥村找到试点“种养结合”的一个家庭农场,实地探问究竟。农场主人金铁良2008年就开始尝试“种养结合”,去年他和儿子一起种了125亩水稻,同时照管500头规模的一个小型养猪场,代养了三批共1500头猪,年底售出964头,种稻养猪的总收益超过15万元。

  问这位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这种办法到底有啥好处?”

  老金答:“当然好啦!过去化肥用得太多,土地邦邦硬,用小型拖拉机都翻不动了。现在春播前下两次猪粪,播种后出来就是壮苗,绿油油的,看着就舒服。过去地贫苗弱,杂草多,现在苗壮了杂草却少了,田间管理省力不少。养猪头一年,省了20%化肥,第二年开始就少用30%以上。过去我种的地,水稻平均亩产1040斤到1050斤,现在都在1200斤以上。”

  农民积肥肥田,很有科学道理。“土壤里没有充足的养分,农产品的品质就差。化肥主要补充氮、磷、钾三大元素,而农产品要品质好,还得靠有机肥中富含的多种微量元素滋养。特别是,只用化肥的话,土地会越种越‘贫’。”区农委副主任范文弟介绍,以前松江也搞“种养结合”,区里有大型畜牧场可提供有机肥,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为保护黄浦江上游水质,畜牧场都关掉了,结果过分依赖化肥、土地越来越“贫”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果‘地力’不行,用再好的良种、再先进的农机也换不来好收成。”

  探索解决“地力衰退”,实现“可持续种田”,已成当务之急。区农委调研发现,大型畜牧场确实容易造成畜粪污染水源,但假如建500头规模的小型养猪场,产生的有机肥与拥有100亩左右土地的家庭农场刚好匹配——猪粪可全部用来肥田。为此从2008年起,松江区开始选择合适的家庭农场进行“种养结合”试点:由政府出资建小型标准化养猪场无偿提供给试点农户使用,鼓励他们跟农业企业合作养猪——种猪、饲料、防疫和养殖技术指导由区里的松林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全套提供,定期上门服务,农民只是代养,养成后由合作社收购,每头猪收入50元。

  目前,松江区已有37户家庭农场试点了“种养结合”,市区两级财政为建养猪场已投入数千万元。

  记者采访的那位老农金铁良说,养猪其实比种稻辛苦。为防污染水源,猪粪不能通过水沟排放,而要用管子直接排进田里。好在,有机肥养地,现在土地黑黝黝的,种出来的稻米既香,粒又大。最要紧的是,这样种田“可以一直种下去了”。

  本报记者薄小波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