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危旧房改造 55万人住上幸福康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05:24  重庆晚报 微博

  

  从渝北冉家坝到江北猫儿石,不过数公里的路程。然而,就是这数公里的距离,把陈晴近年来的生活,划分为两个世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2010年前,陈晴住在江北区猫儿石农章新村,一个既不通风也无法采光的“口袋房”里。屋子里没有厕所,时不时还会漏风、漏雨。搬出这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小屋,成为陈晴一家祖孙三代人的最大渴望。

  “我曾经认为,自己会在那间破屋里住上一辈子。”陈晴回忆,两年之前,主城区房价节节看涨,每平方米数千元钱的房价,让每月只拿600多元退休工资的陈晴望房兴叹。

  改变命运的机会,出现在2010年10月。

  陈晴所在的天原造纸厂片区开始拆迁,她很快签订了拆迁协议。直到现在,陈晴最为高兴的是,全家花了不到3万元,就住上了冉家坝聚慧雅苑一套建面约65平方米的新房子。

  2008年4月我市启动主城危旧房改造,截至目前,主城完成拆迁1324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6万户、55万人,这些困难群众的户均面积,也由原来的43平方米增加到68平方米。一个个“陈晴”搬进新居,过上了舒适、惬意的小日子。

  危旧房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环境工程、经济发展工程

  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居住在主城危旧房改造片区的居民,60%以上属于低收入困难群体。他们自身没有能力改善居住条件,很多家庭几代同室,一住就是几十年。更让人担心的是,大部分危旧房改造片区用电线路严重老化,人口密集、建筑密集、电线密布。“三无”、“三乱”现象突出———无消防通道、无灭火水源、无安全间距,乱搭、乱建、乱挂行为非常明显。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保障这些居民的居住安全,进而改造这些片区的发展环境刻不容缓。

  2008年4月,市委书记薄熙来在渝中区、南岸区调研时指出,市内有的地方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危旧房屋,反差很大,当领导的不能无动于衷。“危旧房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环境工程、经济发展工程……运作好了,能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和生产要素的进入,对重庆未来的良性发展大有益处。”

  在同月举行的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动员大会上,时任市长的王鸿举表示,直辖以来,主城城市建成区从20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400多平方公里,大部分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改善仍居住在危旧房片区中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科学的政策机制,不仅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也加快危旧房改造步伐

  重庆一直把危旧房改造作为民心工程加以推进。2001年至2007年,主城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一批危旧房改造,累计完成改造量909.36万平方米,近16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008年起,重庆城市发展再度提速。我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危旧房拆迁、五年完成改造任务。这意味着,重庆要用三年时间,完成超过前七年的危旧房改造量———按照危改专项规划,主城危旧房改造划定了299个片区,房屋改造总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

  为了加快推进这个民心工程,市长黄奇帆宣布,重庆将结合危旧房拆迁,在主城约1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上,规划布局20至50个居民聚居区,筹集资金建设一批安置房,让被拆迁群众有房住。

  这是一项艰难而庞大的重任———

  由于原来的危旧房改造采取的是“市场运作、政府支持”原则,实施改造的大多是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效益较好的地块。即将拆迁的地块,无论是区位条件还是地理环境,都非常棘手。

  为了切实推动危旧房改造,重庆制定了不少让利于民的政策。一方面,加大对被拆迁人补偿的政策优惠力度。另一方面,我市加大对被拆迁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对于市有直管公房的拆迁,我市也坚持依法补偿产权人、适当照顾承租人的原则。

  科学的政策机制,不仅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也推进改造工作实施。

  破解“天下第一难题”,营造和谐拆迁、阳光拆迁的社会环境

  2010年6月20日,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响水桥社区杏林中学投票点人头攒动。十八梯老住户费兴玉在“民意调查意见书”正中的方框内,认真画上“√”后,用颤抖的手,把意见书塞进投票箱中。

  那一天,是许许多多十八梯老住户终生难忘的日子。片区住户“破天荒”地聚集一堂,用手中的那页“纸”,决定十八梯的命运。

  “拆与不拆,群众自己说了算。”十八梯片区危旧房改造民意公开调查小组负责人说,作为重庆主城危旧房改造规模最大的片区,十八梯片区共涉及7000余户居民,拆迁面积近40万平方米。十八梯片区拆迁,在全市率先采用民调,这一探索就是最大限度反映民意,走阳光拆迁之路。

  拆迁拆违素来号称“天下第一难题”,因为它既有很强的政策性,又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群众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但在重庆主城区3年拆迁1200万平方米危旧房过程中,未发生大规模到市集访、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

  “和谐拆迁”是如何实现的?

  重庆创造性地出台了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化解了拆迁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所谓风险评估,就是深入细致地进行宣传,对拆迁户讲拆迁的好处;把拆迁政策讲清楚,落实搬迁步骤。涉及分户补偿等问题,具体解决疑难。如果95%以上愿意拆迁,基本风险消除,剩下的5%还要继续做工作,如果有部分拆迁户不同意,就坚决不干,有效消除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在主城危旧房改造中,各区均贯彻了这一机制。

  改造不仅为城市带来形象提升,还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国内不少地方实施城市改造时,曾出现“拆除一片危旧房、立起一片‘水泥森林’”的教训。重庆在危旧房改造中,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结合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畅通城市”、“平安重庆”、“国家园林城市”的发展要求,危旧房改造确立了“减量、增绿、留白、整容”的原则。

  重庆实施的危旧房改造,不仅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还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朝天门交通枢纽等一大批工程施工,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渝中区试验剧场片区、江北区渝北二村片区、九龙坡区铁马家属区的拆迁,改善了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杨家坪商圈周边的城市面貌。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不少企业职工得到了及时安置,推进了企业改制的深入进行;借助主城危旧房改造之势,重钢、建设厂等大型国企环保搬迁工作提速,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庆进行的城市改造,不仅带来城市形象的大提升,还为这座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认为,主城危旧房改造所带来的民生、经济、城市环境等综合效益已逐步体现。

  本版稿件据重庆日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