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经济“大象转身”(上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08:00  深圳特区报 微博

  ■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朱文蔚 卢羽华 匡彧

  各省市区年度经济运行报告日前相继出台。2011年,上海实现GDP 19195.69亿元,掉出了全国前十的行列;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增速排在全国倒数第二,仅高于北京。

  有人说上海经济发展慢了。以速度论英雄,的确如此。

  但在GDP增速放慢的同时,2011年,上海税收收入9595亿元,同比增长19.9%,占全国总量的10.7%;地方财政收入3429.83亿元,增长19.4%。

  这组数据说明,上海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降下来了,但质量却在提升。原因也可从下面一组数据管窥:

  去年的上海产业版图里,第三产业成为主体,增加值增长9.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9%。

  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产值现价增速11.5%,高出全市工业现价增速2.3个百分点。

  在去年上海新设企业中,服务性企业占总数的88.2%,达到11.85万户,为2007年以来之最;从事服务业的企业注册资本占新设企业注册资本总量的92.1%。

  上海“制造”升级为上海“智造”;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主推动力——“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路径已然呈现。

  不能再“血拼”了

  速度和规模,曾经是上海的骄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定位为共和国工业基地的上海,建起国内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创造了工业总产值、出口总值、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等10个全国第一。

  伴随着浦东大开发,上海从工商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型的大幕开启。随之而来的是上海经济连续16年(1992-2007)以两位数增长,平均增速高达12.7%。

  从“共和国经济长子”,到30年改革开放突飞猛进,上海的速度和规模拼出来了,但资源环境瓶颈、体制机制障碍、社会矛盾凸显等一系列“后遗症”也随之暴露在体表。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令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严峻。2009年以来,上海的经济增速始终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经过几十年的速度增长和规模扩张,上海的环境资源约束已接近极限,必须下决心改变过分看重GDP增长的“血拼”模式,调整传统经济结构,摆脱既有路径依赖,转变旧有发展方式。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上海提高GDP并不难,只要在航运条件很好的崇明铺开重化工业、进行城市化的高强度开发,几千万吨钢铁和几千万吨石化工业不难形成,但其代价是给子孙后代留下需花费巨大代价才有可能恢复的生态环境。

  上海下决心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服务业,有选择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发展的源动力在于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发展的新优势。”

  2009年起,上海取消对下辖区的GDP排名考核。

  “十二五”时期新推出的统计指标体系改革方案,则确立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考核指挥棒。方案中,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安全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等超过70%的指标均为首次设立。

  “上海的GDP已经超过香港、新加坡,不能再拼速度、拼规模。”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说,“接下来重点要在产业结构、城市功能、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

  创新让城市灵动起来

  大决心引发大动作,大动作实现大变化。

  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降低。去年上海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占GDP比重下降到5.3%。上海经济对房地产的依存度已降至8%以下,大大低于2005年15%的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弱化。去年上海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67.09亿元,仅比上年增长0.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157.34亿元,比上年下降16.9%;国有经济投资1875.48亿元,下降10.5%。

  重化工项目比重大幅回落。去年上海市石油加工、钢铁等“五大高载能行业”产值全年增长1.1%,其中精品钢材制造业比上年下降3.9%。重化产业占上海全市工业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23.9%降至20.6%。

  在逐步减少对房地产业、重化工业、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投资拉动“四个依赖”的同时,上海推出多项创新措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服务经济“添薪加火”的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增值税改革试点于今年元旦开启。改革之前,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的税负水平在5%左右,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后,大体上服务业整体税负水平可以降到3%左右。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去年获批,成为第三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人才集聚等配套改革措施已经相继出台。通过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从各职能处室中剥离出来,行政审批速度提速一倍。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相继挂牌。钢材期货、铅期货,期货保税交割,单机单船融资租赁等瓜熟蒂落。保险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全国性信托登记中心等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政府职能悄然向服务型转变。今年上海将全面推行网上审批,简化规范审批流程;大幅下放与项目有关的审批权限,尽可能做到审批不出工业园区;在工商总局支持下,简化企业创设、兼并、变更登记手续;鼓励公司股权出资、债权转股权,开展专利使用权等知识产权出资研究工作。

  让利于民陆续“开闸”:元旦起取消上海贷款道路通行费,提前结束沪嘉高速公路收费,高速公路计费起价减半征收……

  健壮的“大块头”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正由梦想照进现实。

  通用汽车馆曾经是上海世博会中最获好评的场馆之一,其中展示的许多技术创想,将在上海陆续问世。

  去年9月21日,通用汽车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一期项目在上海落成。该中心将致力于安全性、节油性、耐久性等的应用研究,研发成果由全球通用汽车工厂共享。

  去年一年,上海新增外资研发中心15家,总数已达334家。

  去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不含外汇市场)达到420万亿元,在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雄居第六位,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几大全球公认的顶级国际金融中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华-道琼斯的报告显示,上海在成长发展要素评价指标方面的得分高达89.88,雄踞成长性第一位。

  预计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000万亿元左右,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

  创新转型正让上海经济这个“大块头”变得越来越健壮。

  创新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目前,上海的服务经济已呈现“5、6、7、8”格局:从业人员超过50%,增加值占比接近60%,贡献的地方财政收入超70%,利用外资占比近80%。“十二五”期间上海的服务经济比重将达到65%。

  创新转型促进经济质量提高。上海工业土地的单位产出率2005年是49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增加到63亿元/平方公里,2015年这一指标将指向70亿元/平方公里。

  创新转型提升居民生活水平。2011年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上年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增幅高于全市GDP增幅,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成为现实。

  上海市市长韩正强调:“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央赋予上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上海要当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曾引领中国工业化的上海,正在“大象转身”,奔向科学发展的新草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