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胶州湾将建成"生态鱼缸" 利用海蛎子壳养海参

  海蛎子壳做成的海参"新房"

  胶州湾北部地区适合养殖红岛蛤蜊,却并不适合养殖海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杨红生教授带领着团队将海参搬进了胶州湾,与红岛蛤蜊为邻 。用海蛎子壳搭建海参礁体,平均每平方米的海域可以聚集17.8头海参,致力于将胶州湾建成大型“生态鱼缸”。

  红岛蛤蜊有了“新邻居”

  “海参的‘家’一般安在海藻丰富、有礁石的浅水海底,盛产红岛蛤蜊的胶州湾北部地区实际上并不适合海参的生长。”2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实验室里,参与项目的张立斌博士告诉记者。据了解,胶州湾北部地区主要是泥质底,几乎没有适宜海参生长所需的礁石和海藻,因此,在胶州湾北部海区生存的主要是以红岛蛤蜊为主的贝类生物。“单一贝类的养殖,虽然能起到滤水的作用,但是贝类的粪便只能堆积在海底,日积月累会影响水体,让海底变得浑浊影响贝类自身的生存。”张立斌博士告诉记者。

  从 200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杨红生教授带领着团队开始研究“典型海湾生境修复与生态增养殖设施”项目。“简单来说,这个项目的目的是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海洋中新物种的增殖,更倾向于公益性质。”参与项目的许强博士告诉记者,“海参主要以一些微型藻类为食,同时也可以消耗贝类生物的排泄物。目前,在红岛地区我们已经开展示范,有不少海参已经搬家到红岛了。”

  海蛎子壳变身成海参礁体

  “传统的养殖方式中,很多养殖户都直接把木头和石块扔到海底,以它们来作为海参的

  礁体。这样做不仅成本高,而且完全不考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张立斌博士说,“而我们在研究时就必须选择更环保的方法。”

  经过几年的研究,海洋所的几位专家创造性地选择废弃的海蛎子壳来搭建海参的礁体,让它们变废为宝也成了“栋梁之才”。“只要把牡蛎的壳按照一定结构拼接组合然后用网衣装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礁石的单体,几个单体堆积起来就成了海参的“别墅”,而且牡蛎壳的背部有许多褶皱,利于底栖藻的生长,而这些藻类也会成为海参的食物。”张立斌博士解释说。实际上,这种类型的新别墅不仅造价低,自然环保,而且在养殖海参的密集度上也会提高很多。“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平均每平方米的海域可以聚集17.8头海参,而在自然环境下,1平方米的海域里聚集的海参还不到1头。”

  徐强博士坦言,中科院海洋所的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并不仅限于简单地在胶州湾增加养殖海参,而是将胶州湾变成一个大型“生态鱼缸”。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青岛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几位专家新研发的这个项目,不仅在青岛的胶州湾地区开始示范推广,而且推广的面积已经扩展到大连、烟台、威海、日照等6家水产相关企业。“现在仅在威海、青岛 、烟台等3家水产企业就建立示范区7000亩,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环境修复和增养殖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关科研人员说。文/记者 孙祥辉(图由张立斌博士提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