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城不乡:陷入尴尬境地的兴隆片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7日04:00  舜网-济南时报 微博

  

不城不乡:陷入尴尬境地的兴隆片区
不城不乡:陷入尴尬境地的兴隆片区
26日,兴隆村的张老汉赶着驴车到各个村收废品。 记者王锋 摄

  【关注济南城乡结合部发展】

  这些地带,被学者称为“三交叉”地带,即地域交叉、生活交叉、行政管理交叉。同时,又面临着局部融合、整体不融合,表面融合、实际不融合等问题……

  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尴尬、焦虑与期盼……

  兴隆街办大部分民宅已由平房改建成了楼房

  兴隆三村的张明驾驶着机动三轮车缓缓爬上进村唯一道路的大坡,车上满载着在市区采购的生活用品,采购一次足够使用2个月的。大部分村民进城的交通工具由驴车变成了私家车□本报记者 王亚妹 实习生 黄黎

  【编者按】

  在济南周边,有这样一批“亦城亦农”的地方,被称为城乡结合部。

  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乡村扩展,城市生活持续向乡村渗透,而乡村本身也在大力寻求突围,于是就有了城乡结合部,它是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变迁的一个活标本。有学者称这里为“三交叉”地带,即地域交叉、生活交叉、行政管理交叉。在目前城乡社会分治的现实背景下,这个交叉地带面临着局部融合、整体不融合,表面融合、实际不融合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承担着一元化管理、一体化待遇等诸多期待。

  2012年,根据规划,济南周边多个城乡结合部都将有“大动作”。其中,市中区辖区的兴隆城市综合体就是其中之一。兴隆片区项目位于二环南路两侧,涉及兴隆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兴隆一、兴隆二、兴隆三、白土岗和大岭5个行政村。近日,记者来到兴隆一村、二村,这里尚未开始大面积拆迁,但明显可以感觉到村民们的忐忑之心、期盼之情。

  村里村外两个“世界”

  【入村】

  一条2000米的路:往北是城,繁华匆匆;往南是村,舒缓悠闲

  乘K52路公交车到二环南路兴隆一村站下车,路边聚集着20多辆银灰色面包车。老田是其中一辆面包车的车主:“进村5元,进村再往里,上山10元!”他是兴隆一村村民。记者了解到,不少村民都买了车,在公交车站附近等客,但也有一些是外面来的面包车。

  记者有些后悔没上车。车站紧挨着一村的大市场,但从这儿到村口,少说还有一段2000多米长的路。

  路是水泥的,六七米宽,不时有银灰色面包车来往,还有摩托车或电瓶车、自行车,也有不多的行人。

  行走不到20分钟,记者进了村。村里主街有四五米宽,是个上坡道,与那2000多米长的路相比,车辆行人都少很多。偶尔也会见到赶着驴车的人,与飞驰而过的轿车擦肩而过,仿佛时空出现穿越一般。街边不时会看到几只老母鸡在啄食,肥肥的,见人也不怎么躲。街边房檐下,晒太阳的老人三三两两,穿着厚棉衣,带着棉帽子,女的还会再戴上一块或灰或绿的头巾,眯着眼,彼此也不怎么说话。

  进了村,忍不住会放慢脚步,这里跟二环南路那边比起来,确实是“慢了不止一拍”,如同两个“世界”。

  【进屋】

  一排排的房子里:老人小孩留守,大狗小狗护院

  村里的房子多为两三层,建得密密麻麻的,挨着主街的两侧还算齐整,再往东西两边稍一延伸,就会发现建得“没什么章法”,房子有临着上坡建的,也有顺着下坡建的,高低不平,前后无序。路很窄,坑洼不平,背阴处的垃圾一堆一堆。村民们说,垃圾都是村里找人运走,他们不花钱。

  一村村民宁光辉90多岁了,住的房子据说是“村里最高的地方”。从他家门口往北看,兴隆片区尽收眼底。“东边那些蓝顶的房子是山大南新校区,10多年前征的村里的地;北边是一家单位盖的,以前也是村里的;西边是省电力研究院;中间是还没开发的村子。”他的大儿媳妇、62岁的费克香介绍。

  伴随着城市的一步步扩展,这片处于中间地带的村子的巨大经济价值,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村里的生活似乎还延续着“老样子”。不像城里居民家门窗紧闭,村民家的门多半敞着,不过千万别冒冒失失地进,屋里大狗小狗凶着呢,即便拴着铁链子,冲人咆哮的那个劲头,也足以让人却步。

  62岁的大儿媳费克香很关注兴隆片区的未来规划。“听说今年兴隆片区要加快进度,啥时拆啊?都盼着呢。房子量了好几年,还没看见什么大动静呢。”费克香盼着能像城里人那样生活。现在每周的周六或周日,她和几个同龄村民约着下山,乘K52路公交车去英雄山那边唱歌,那儿有个合唱队。“以后咱这儿要有公园了,在家门口不就能唱了,还能带着外孙子、外孙女去玩玩,也不用跑那么远,还花2元的车钱!”

  兴隆街办辖区的村民手里的地越来越少,村民还保持了原来的农耕习俗,在山头地间捡拾木柴烧火取暖。

  A16、A17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锋 摄

  将变未变的忐忑期盼

  【关切】

  村民的心思:盼着片区开发,盼着新的机会

  拆迁后,自家那几亩地就没了,以后靠什么呢?其实,对兴隆片区的许多村民来说,多年的现实是:山里的地浇不上水,种上了庄稼,也只能靠天吃饭。

  兴隆二村村民、37岁的李公林已不指望家里那四五亩地了,他全种上了杨树。“有一年,1亩半地,我只打了200多斤麦子,彻底服气了。”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公林正忙着找活儿干。他和妻子一起搞粉刷。“一天120元到130元,算是有点儿技术,一个月也就2000多元,跟媳妇两人一块儿干,加起来也就5000多元。主要是不稳定,一年最多也就干七八个月的活儿。”对于未来的发展,李公林颇有些踌躇满志,但眼下他最担心的是房地产形势,从去年到现在,房地产控制得越来越严,他接的活也少了。“将来我们这边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关键还是要看政策。”他盼着开发后,能找到一个收入更好、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一村村民陈学俭早就没地了。10多年前,山大南新校区征的地中,就有他家的。他和老伴在村里开了家小商店。他本人在附近一个老年公寓当护工,一个月1000多元。陈学俭听说济南市有些地方开发后,会优先照顾回迁居民,给予很多就业机会,他希望自己有机会也能干个物业啥的,哪怕收入低点也不要紧,毕竟稳定且离家近。

  兴隆一村村支部书记侯忠江说,“一村有800户,自己开铲车、搞运输等经营的,也就5%左右。大部分村民还是以外出打工为主。兴隆二村也是这种情况。二村村支部书记王连众介绍,他们村675户,也是以外出打工为主。

  【期盼】

  村民的呼声:成居民后,盼着养老医疗教育一体化

  一村村民刘春静在八里洼一家超市上班,每天骑电动车去,也就20分钟,一月1700—1800元。30岁的她琢磨着以后这片儿开发了,得多掌握一些技能,这样才能站得住脚。“现在村民办的医疗保险是新农合,以后是不是要转成城镇医疗保险?咋转呢?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是否也会建成一体化?”她担心“城不城,乡不乡的,会掉进空当儿里”。

  刘春静的婆婆更关注养老保险。现在在村里,50岁以上的,一个月50元,65岁以上的,一个月100元。“以后呢,养老是不是都按城市标准来?”

  二村的胡广珍家门口有报箱,这在村里是不多见的。怕被雨淋着,她还特意在报箱上方加了一块防雨毡。一听说是记者,她赶忙询问:“前年还给送报纸,去年就不送了,说要到山下大市场上取,为啥?俺也是60多岁的人了,天天往山下跑,一趟就得15—20分钟,太不方便了。”胡广珍的老伴以前在市里上班,现在退休了,还有看报纸的习惯,有时甚至会去十六里河那边买报纸。她说,以后这片开发了,估计报纸也能直接送到家了吧。

  和许多村民一样,她现在是矛盾的。一方面盼着拆,要是能分些钱,有一笔收入,就能尽快把家里多年的债还了;另一方面,她也确实有些紧张将来“啥都要花钱的安置小区”。

  何去何从的发展之路

  村庄的思考:将来干点啥,才能让大伙有进项?

  本文前面提到过,在二环南路K52路公交站牌附近,有一处大市场,是兴隆一村建的。“但市场不算景气,就看以后怎么样了。”兴隆一村村支部书记侯忠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2001年开始建的时候,想着给村民谋个饭碗,把市场上的经营房都按户分了下去。但现在除了紧挨主街两侧的经营房情况还算好点,其他很多连门都没开。

  记者在这个市场上看到,有卖包子的、做蛋糕的,也有开汽修店、超市的,门类倒是不少,只不过从主街往东西两侧延伸,越往里,开门的就越少,许多甚至连招牌都没有。“市场上也就700多户,干起来的一半都不到,村民有自己干的,也有租出去赚租赁费的。”市场相关负责人乔光明说,仅自己接手管理这一块,就已经6年了。

  二村村支部书记王连众也在琢磨,以后不能“坐吃山空”。2003年,村里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现在“有六七千元就算不错了”。根据兴隆片区的规划,以后会有一个“人均25平方米的生活保障用地”,这将是一块“金地”,对村子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这块地,是建酒店、写字楼,还是建楼房等,目前处于探讨、思考阶段。”一村、二村的村干部都将目光聚焦在这块地上。兴隆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块地具体怎么开发、利用,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整体规划需求,二是要考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毕竟以后村里人养老等很多保障都与其有关。“开发应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否则没有竞争力。”

  专家的观点:别盲目上项目,正确定位是关键

  山东财经大学(筹)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不建议村里盲目上项目,“人均25平方米的生活保障用地”对今后发展很重要,应充分调研。比如,如果要建写字楼,就应先调查一下,目前济南的写字楼是否已经过剩了?“是否可以考虑盖一些小户型的房子出租?毕竟周围有学校,也有打工的,他们大房子租不起,小房子或许有市场。”

  在他看来,一些地方以前有过教训,开发时“繁荣”了,一家子收获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富起来了,但没了土地,分光吃光之后呢?这种富裕是短暂的。因此,提高村民的生存技能是关键。

  该校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志元认为,这其实涉及的是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也是小城镇化、社区化的一个进程。村里今后要发展,首先要根据区位特征给出一个定位,这方面政府要积极出谋划策。另外,村民们提出的养老保障、教育配套、就业等问题也需要积极引导,因为村民成为居民,这意味着生产、生活秩序的重建,这需要一个配套政策。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英则提到了一个例子,她曾去杭州出差,那边的一些茶园两侧,建了一排排的小别墅,可住可吃,适合一家人或几家人去度周末或度假,生意非常好。因此,村里选项目时,应考虑所处地理位置的特色,比如文化、环境等因素,以及目前南部发展的阶段特点。

  规划展望

  兴隆城市综合体规划

  今年上半年北地块开工

  2012年1月,在市中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中区《政府工作报告》对2012年的工作重点做了说明,其中提到,重点抓好总投资129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060万平方米的10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兴隆城市综合体是10大城市综合体之一,总占地9500亩,总投资35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总体定位为以生态旅游、文化艺术、高端商务为主的大型城市主题公园和生态居住区。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到,要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推动老商埠、兴隆项目用地尽快进入市场。按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期实施、综合配套的要求,制定完善全区村庄改造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规范改造程序,优化推进时序,确保城中村改造符合公共利益、群众愿望和城市发展需要。”

  近日,记者从市中区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兴隆城市综合体北地块将开工,计划先投资 15亿元。该地块占地1964.7亩,规划用地面积1845亩,拆迁面积50万平方米,已拆了11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投资70亿元。“以二环南路为界,按目前规划,南地块包括村民安置区、主题公园等等。”相关人士表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