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他日,当少年老去

  

他日,当少年老去
马家辉,香港知名学者

  在北京三天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被语带挑衅地问,为什么你们香港人这么讨厌内地人,是妒忌内地人暴发吗?是被孔庆东严重伤害了感情吗?文明差距真有如此巨大吗?诸如此类。看来,近日的“蝗虫论”确实有效地挑发了对立情绪。

  我当然不可能代表香港人发言,所以通常沉默以对,懒得回答;不是不敢回答,只是明白当情绪翻飞时,讲多错多,任何答案都没法满足对方,因为对方根本亦只是在宣泄反弹而并非真的寻求答案。耸耸肩,笑一笑,便算了,无谓认真计较。

  倒是有点后悔没在出门以前把一段有线电视的访问录在手机里,若遇刁难,大可“去片”,让对方听听其中一位曾经在尖沙咀街头“唱蝗”的年轻人的自省心声,想必对降低怒火稍有帮助。那段访问是这样的:那位年轻人,戴着口罩,目露歉意,对记者表示“我其实只应对不文明的内地游客唱歌,不应该对守规矩排队的游客唱歌,我当天确实有些错”。才十六岁的少年人,一时鲁莽冲动,过火了,也认了,若有机会让大家清楚看见,亦算是“戴罪立功”。

  可是,话说回来,面对所谓“不文明”,羞辱和仇恨真有帮助?如果有,那太好了也太简单了,齐齐唱,集体唱,唱好文明,在歌声里开放莲花。只可惜世情总复杂, 当少年老去,回顾前尘,或许才会明白,羞辱与仇恨只能是下一波羞辱与仇恨的种子,只能灌溉更大更多的丑恶,而承受者,将是下一代的少年。那时候,少年老了,也太迟了。

  然而,羞不羞辱是一回事,矛盾之真实存在又是另一回事,其中一个理由,据说是“内地人侵占了香港人的宝贵资源”。内地孕妇来港产子,固然是最显著的例子,本地孕妇、医生、护士,统统有满肚苦水可吐。内地中产来港置业,推高楼市,本地中产看似楼价升值,然而根本不敢卖楼,年轻子女亦无力入市,结果只是“账面富贵”,跟浮云无异。“双非儿童”大量来港读书,本地教育的政策配套被打乱,社会福利负担亦高速增长……其他例子尚多,例如内地年轻人来港读大学,是否分薄了本地教育资源,有待研究,但他们毕业后获准留下工作培训,难免有本地学生抱怨,大企业的工作机会都被抢走了,每回面试,普通话和英文都说不过他们,被录取的可能性降低。

  是的,本地年轻人当然应该发奋自强,自己争气,便不怕别人来抢了。然而,在自强成功以前,种种挫败感受早已积压心头,怒火焚城,只因,在香港, “做香港人”愈来愈变成一桩难事。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