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维钊:默默助困20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7日04:30  大众网-大众日报

  ◆编者按

  雷锋,永远的学习榜样,不朽的精神雕像。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近半个世纪以来,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学雷锋,做山东好人”专栏,深入报道全省学雷锋重要活动,广泛宣传学雷锋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

  □ 本 报 记 者 宋庆祥

  本报通讯员 尹亚丽 马朝霞

  “看到贫苦的人,要是不帮一把,俺心里过不去。”2月25日,记者采访临清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刘维钊时,他动情地说了这么句话。

  就是这句话,支持着他20多年来默默资助贫困学生、困难群众,捐款十几万元。

  1995年,刘维钊从报纸上得知枣庄市山亭区小学生杨守英聪明伶俐,品学兼优,但父亲身有残疾,家庭收入微薄,面临辍学,刘维钊特别揪心。他根据报纸上提供的地址,开始匿名汇款给杨守英同学。他经常写信鼓励杨守英好好学习,但没有说明自己的地址和姓名。受到资助的杨守英一家,始终不知道好心人是谁。一次,手头的稿纸用完了,刘维钊用单位的稿纸写信,他撕掉了稿纸上沿的单位名称,却忘了稿纸下面还有“公安”字样。杨守英通过邮戳上的地址,找到刘维钊当时的工作单位——临清市公安局城区交警执勤大队。但问了很多人,都没听说谁在资助贫困学生。但副大队长刘仲豹认出了刘维钊的字迹,杨守英一家终于找到了长期默默帮助自己的恩人。

  1998年前后,刘维钊开始资助临清市第四小学二年级学生王霞,一帮就是9年,直到王霞高中毕业。

  2003年,刘维钊在报纸上看到聊城市一个女孩以优异成绩考上研究生,因为家境贫寒,徘徊在放弃深造的边缘。刘维钊循着报纸上提供的地址,来到女孩家里,拿出2万元钱,鼓励她继续自己的人生梦想,女孩感激的话刚说出口,还没来得及问他的姓名,刘维钊扭头离开了。

  2005年,刘维钊在报纸上看到莘县一名姓张的大学生,因家境贫寒,连续两年考上研究生而不能入学的报道,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小张研究生期间全部的学习费用。

  其间,他用化名和小张电话联系。小张学业完成后在省直部门任职,经过近两年寻找,终于在临清见到了刘维钊,邀请刘维钊参加自己的婚礼。

  刘维钊从1985年参加工作开始,就不断资助他人,到现在究竟资助了多少孩子,这些孩子是哪里人,连他自己也记不太清了。刘维钊说,“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立,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再去联系他们,那就失去了我最本真的初衷。我不想让他们一辈子惦记要偿还我什么人情,更不想成为他们报答的对象。”

  当群众遇到困难时,刘维钊都会挺身而出。十几年前一个大年初三晚上,他发现一名40多岁的男子躺在路上,满身血污。他把自己的摩托车存放在自来水公司门岗处,背起来送往医院,找大夫、买药、办理住院手续。跑上跑下,汗水湿透了全身。经过询问得知,该男子姓宋,被路过的汽车撞伤。他根据男子的嘱托,骑车十几里到乡下通知他的家人。事后,宋某多方打听,好不容易才知道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谁。

  200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刘维钊在单位加班到深夜。回家路上,看到路口躺着一名男子,旁边一女子紧张呼救,他赶紧将该男子送往医院。经了解得知,该男子因为口角被人殴打致伤。就在此时,一男子手持菜刀追至医院,扬言要砍死这名已经受伤的男子,伤者的亲属一看这种阵势,吓懵了。刘维钊大声喝止该持刀男子,持刀男子情绪激动,持刀乱砍,刘维钊一把扭住男子手腕,将刀夺下。

  2010年9月一天中午,刘维钊下班途中行至站前路南段,路遇一骑摩托车的男青年,将一骑自行车的小学生撞出去几米远。该青年推着摩托车正欲逃离,刘维钊上前一把抓住肇事者。紧接着,又把孩子送到医院救治,并通知了这名孩子的父母。后来,孩子父母多次要请客表示感谢,都被刘维钊婉言谢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