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大发展市民最受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7日07:20  深圳特区报 微博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沈清华)“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我几乎都跑遍,很少有城市像深圳看书借书这么方便。”本报记者周末分数路走进基层文化场所,见证深圳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勃勃生机。很多市民认为,这些年深圳文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在这座城市快乐幸福。

  结合新闻单位正在进行的“走转改”活动,本报记者周末沐浴着春风,来到书城、美术馆、劳务工图书馆、民间文艺社团,以及公益电影进社区现场和居民家庭等场所,感受“文化深圳”的烂漫春色。在深圳市图书馆北门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前,在儿子的指导下,退休老人杨树人顺利借出一本书,总共只花了不到10秒钟;

  在刚刚实现全市“统一服务”的福田区图书馆,附近居民王志军借了好几本书,感慨这里的服务太好了;在关山月美术馆,爬完莲花山的吴名夫妇兴致勃勃地欣赏画家李小可的个人画展。很多市民说,深圳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他们深受其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25家博物馆、381个文化广场、638家公共图书馆,其中307家图书馆实现了“统一服务”。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先全国。

  “这里免费的文化服务太多了。”采访中,很多市民由衷地发出感叹。在石厦北社区南方国际广场,周末“万场电影惠百姓”放映活动吸引了众多附近居民,喜剧片《举起手来》让观众不时开怀大笑。据了解,今年全市计划放映公益电影10000场,范围覆盖全市各厂区、社区、文化广场、军营、学校等场所,预计受惠百姓将达到600万人次。在嘉之华中心影城的“光影星期五”现场,影迷齐长林说,他是这项公益活动的“铁杆观众”,不花钱就享受了很多文化大餐。和“光影星期五”一样的公益文化品牌,还有“剧汇星期天”、“美丽星期天”、“音乐下午茶”、“戏聚星期六”等,不但涵盖了音乐、话剧、戏剧到电影,而且基本实现了周末时间全覆盖。

  在深圳,公共文化服务覆盖了包括劳务工在内的所有市民。在位于宝安石岩街道艾美特电子有限公司厂区,就建有一家劳务工图书馆,宽敞明亮,可容纳近百人同时阅读。正在这里看书的劳务工苏玉田说,政府和单位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读书成才”不再遥远,“身边的图书馆让我们与梦想更近了”。目前深圳有不同形式的劳务工图书馆98家,它们遍布全市工业区和劳务工聚集地,为劳务工读书成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文化建设中,市民不仅是享受者,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退休老人朱永全成立了红杜鹃艺术团,现在演出邀请一个接一个,周末还在市群艺馆参加了一场公益演出。据了解,深圳注册的民间文化社团就达200余家。

  “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深圳又提出了很多先进理念,如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这使得深圳文化建设尤其注重惠民。”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志山教授认为,市民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