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男士成长小组”:辅导丈夫“家暴不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7日10:33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婚姻的誓盟是两个人在人生路上互相扶持,彼此爱护。但阿文(化名)却曾因家庭问题与妻子争吵,甚至诉诸暴力。他其后参加社会福利署举办的“家暴不再──男士成长小组”,认清家庭暴力的祸害和学习控制情绪。阿文如今承诺放下拳头,重建与另一半的关系,携手在人生路上并肩同行。

香港“男士成长小组”:辅导丈夫“家暴不再”

阿文(化名)经常对太太使用暴力,一次被拘留的经历令他决心改过

  特区政府新闻网昨日刊载了阿文的故事。阿文与太太新婚数月,便首次施用暴力。“我不喜欢太太修剪我的盆栽就大发脾气,掷烂一个大饭碗。”暴力过后,他们若无其事,继续款待来访的友人,自此暴力成为阿文处理家事的方法。性格暴躁的阿文,与太太争执时容易失控,曾经一怒之下,徒手打碎玻璃饭桌。“家中的固网电话经常被我掷烂,这些年来不知换了多少部。”想起往事,阿文只有苦笑。直到有一天,阿文回家打开大门,见到一片凌乱。佣人说他的女儿发脾气,推跌客厅内的椅子,阿文才醒觉,自己的暴力行为已不知不觉影响了女儿。

  去年3月,阿文再因家事与太太争执,太太报警指阿文动手打她,警察将阿文送进拘留室,拘留了两天。“坐在黑暗的拘留室,我觉得很无助,整晚在想:‘为什么我会在这儿?’眼泪也流了出来。”这次经历成了阿文心中的一根刺,至今仍隐隐作痛。他开始后悔,为何不及早正视暴力行为。

  为协助类似阿文的男士不再施虐,社会福利署在2006年开展“施虐者辅导先导计划”,在六区举办“家暴不再─男士成长小组”。

  社会工作主任史文正表示,13节的成长小组,针对4个范畴协助参与者,走出家庭暴力的漩涡。参加者先认识何谓家庭暴力,他们透过“暴力屋”的配对游戏,认识暴力行为不只是拳打掌掴,以粗言秽语辱骂、经济封锁或者限制对方日常活动等等,都属于暴力行为。社工之后带领参加者认识情绪和学习处理愤怒,例如动怒时,就应该考虑离开现场。“暂时离开冲突现场,或者到家中另一个地方避静,希望愤怒情绪自然降温,以及在事后能理智处理事件。但更重要的是男士们要学会健康的宣泄情绪方法,为自己减压,那么情绪‘爆煲’的机会自然减少。”史文正说。

  余下两个范畴分别是协助参加者检视自己的成长过程,并了解婚姻出现的问题,学习重建与太太的关系。

  为期两年的计划,共为171名施虐者提供小组辅导。统计发现,接近八成参加者能完成小组,另外只有一成四的参加者在小组完成后一年内再次向太太施虐,与外国相比,复发率属于低水平。社会福利署认为先导计划成效理想,所以继续在各区推行同类计划。由2008年4月至今年2月,共举办了35个同类小组,有298名男性施虐者参与。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