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无需从高楼上找自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8日08:54  法制日报 微博

  ?? 中国第一高楼有可能移步武汉。有消息称,正在兴建的中国第二、世界第三高楼——606米武汉绿地中心,目前正计划更改规划进行拔高,很有能超越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中国第一高楼(2月27日中国新闻社)。

  城市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应该值得尊重。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城市现代化的认识,常常是通过高楼体现的。似乎,一座城市没有几座摩天大楼,就不洋气,就不能称为现代化城市。这种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诟病。城市是人的集合体,城市的现代化应该围绕着实现、满足人的需求。而高楼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天际线,透支了城市资源,给人带来了沉重的压抑感。这意味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并不需要通过高楼体现出来。

  不能说所有的高楼都没有建的必要,但就已经建起来的高楼来说,却不是所有的都必要。对于一些城市来说,高楼提升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必要建高楼,更不是所有的地段都适合建高楼。现实中,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许多建起来的高楼往往成了风景的“破坏分子”,安全的“危险分子”甚至资本的“投机分子”。

  而且,高楼也不是想建就建的。能不能建“第一高楼”,权力说了不算,资本说了不算,民众说了也未必算,只有法律说了才能算。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建筑物的高度,也应该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从“中国第二”到“中国第一”,武汉绿地中心高度变化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一个城市高度规划,到底有没有严格执行城市高度规划?城市规划到底是几个人定下来的,还是经过广泛讨论产生共识后形成的?这都亟须回答。

  某城市规划学者曾经多次说过,“我们不能与风景试比高”。对于城市来说,规划高度,保护天际线,把建高楼的热情转化为更好地设计提升城市,更能提高人的宜居指数,更能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指数。但需要强调的是,城市没有必要在高楼上找自尊,城市的现代化与高楼也没有必然关系。

  江苏 毛建国 媒体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