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八旬“助学翁”13年募款2000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1:39  燕赵都市报

八旬“助学翁”13年募款2000万

  

  70岁高龄时,他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能继续念书而决定四处奔走募款。如今13年过去,近3000人在老人的感召带动下捐资助学,9772名学生通过他牵线搭桥获得资助而得以继续学业,助学款额达到2000余万元。

  福建仙游83岁高龄的曾德梅,如今被网民称为“助学翁”。在他的影响下,当地热心网友自发地办起了以老曾为主题的“仙游爱心助学网”,越来越多的助学善款慕名而来,众多贫寒学子得以圆求学梦。

  ■奔波:为了贫寒孩子的学费

  一顶鸭舌帽、一条灰蓝色的围巾、一件黑色皮夹克、一个厚重的公文包。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曾德梅老人的印象。此时他正要去和一家加油站的老板见面。老曾告诉记者,他的公文包里有三样东西很重要:需要资助的学生资料、接受社会捐赠的专用收据和一笔一笔的助学金。他说,公文包很沉,因为这里承载着一个个孩子的未来。

  在老曾募款帮助的学生中,父母中有残疾的3766人,父母双亡的学生648人,单亲家庭学生1989人,父母中有身患重病的2379人。老曾说,我老了,但是想继续做下去,直到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手不能动、脚不能走的那一天才会停下来。

  仙游一中的办公室主任李冬梅告诉记者,曾德梅老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来到学校了解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情况。老人拿到学校提供的材料后会挨个走访学生的家庭、核实情况。确定以后才联系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来帮助学生。

  在老曾募款资助的学生当中,已经有176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回过头来通过老曾介绍资助其他有需要的学生。老人说,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了命运,社会的未来才有盼头。

  ■熏陶:捐款助学从善如流

  在老人的感召和带动下,无论企业大小,钱多钱少,捐资助学在仙游坊间蔚然成风。捐资人名单上年纪最大的已经106岁,最小的只有5岁。捐助金额最多的达每年37.67万元,累计捐助学生人数最多的达200人。

  早在2003年,老曾的行动在仙游传播开的时候,当地热心的网友就自发地为老曾建立了“仙游爱心助学网”。网站上公布了很多需要资助的学生信息以及汇款银行账号。据仙游县委文明办副主任郑燕介绍,仙游县已经开始着手接管“仙游爱心助学网”。“我们接下来将成立仙游文明网,爱心助学网将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窗口项目。我们还将建立仙游志愿者协会,招募专业人员维护网站,及时更新助学信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据新华社)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