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规式”全勤奖不正当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2:00  正义网-检察日报

  邓海建

  在深圳打工的杜娟1月5日清晨在卫生间里碰伤了头,但为了工厂600元的全勤奖,在服了点药后杜娟坚持上班3天。1月8日,杜娟被诊断出脑出血住院,1月14日,杜娟死亡(2月27日《南方日报》)。

  乍看这是一起个案:小姑娘为了几百块全勤奖,把命都搭上了。但如果把这个“600元全勤奖”放在以下背景下考量,也许就更多了别样的意味:一者,受泰国洪水影响,当事企业产量锐减,至今杜娟每月只能拿1400元;二者,所谓全勤奖的“日期范围”包含了春节,因此选择回家过年的工人肯定拿不到这个奖,而没有回家过年的工人就会格外珍惜这个奖,“过年还留在工厂上班的,基本都可以拿到”。

  一个季度的全勤奖,几乎抵得上半个月的薪资;而春节这样的法定节假日,竟然还被包含在全勤奖的必要条件里——与其说这是一种奖励,不如说是戴着奖励帽子的罚则。2月24日《华商报》佐证了这样一出闹剧:因谎称商场有炸弹的犯罪嫌疑人陈某被捕后,说出的原因是,“我们请假太难了,只要请一天假,300元的全勤奖就没了。说商场有炸弹,就是想着可以不用上班”——能把职工逼出这样的“创意”,也只有全勤奖。现实中,全勤奖还具有“连坐”的属性,你请一天假,这个月甚至这一年的全勤奖都泡汤了。因此,发生在全勤奖上的“血案”,万能的搜索引擎为我们记载了太多太多。

  作为效能激励机制,全勤奖不是洪水猛兽,但如果好主意用歪了,难免也会成为戕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妖魔。全勤奖是否正当,需要从下面三方面考量:第一,全勤奖,是不是来自工人应得应拿的薪酬部分?如果把全勤奖搞成猴子分桃子——朝三暮四的游戏,那么,等于是将工人的劳动所得拎出来横加新的义务;第二,全勤奖的“勤”应不应该有个度?如果将法定节假日、双休等日子都打包进入“全勤”的范畴,无限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即便奖金来源无碍,恐怕也难免有压榨工人剩余价值的嫌疑;第三,“全勤”中的法定责任有没有厘清?譬如杜娟事件,显然是因为有了“全勤”的不当激励,才有了职工拼命不休的惨烈后果,那么,全勤制度当负怎样的责任?

  “家规式”的全勤奖,如果真的晾晒在阳光之下,不仅工会的脸上不好看,恐怕地方劳动监察部门也会有失职失察之虞。市场经济之下,劳动价格自发形成,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责任,又岂能交给资方裁定?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