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火车站西路陷坑不断车似行舟 建西路翻浆砂化路似搓板 武威路坑坑相套行车受阻 这三条路“浑身伤病”,该整修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2:28  兰州晨报

  

火车站西路陷坑不断车似行舟建西路翻浆砂化路似搓板
建西路:翻浆砂化严重,大坑套着小坑。
火车站西路陷坑不断车似行舟建西路翻浆砂化路似搓板
武威路:路面沥青层脱落,石块、黄土裸露。
火车站西路陷坑不断车似行舟建西路翻浆砂化路似搓板
火车站西路:路面翻浆塌陷,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子。

  去年,兰州市对城区的一些主要交通干道进行了集中修整,通过这次整治,城区大多数道路更加平坦,然而,如今仍有个别路段翻浆破损、沟坑相连、砂石遍布,给过往的司机和行人带来麻烦,确实该整修了。

  【火车站西路】路如波浪车似行舟

  2月21日,记者沿火车站西路一路东行察看。

  一过五泉广场,原本还平坦的路面便多了一道道的裂纹,一有车辆碾过,路面震动,裂缝间便腾起一股股沙尘。继续向前,不但路面上的“补丁”越来越密,陷坑也越来越多。放眼望去,整条道路恰似一条波浪起伏的小河,一辆辆车就像舟船颠簸期间。“别提这条路,车跑在上面,颠上颠下,稍微一加速,方向都不好控制。”2月21日,一位姓李的车主告诉记者,由于路况不好,一般爱惜车的私家车主和驾驶技术差的司机都不愿走这条路。“车开得慢,一不小心就陷入坑中熄火,容易追尾;开得快,不但颠得人难受,也费车。”

  记者发现,除了道路中间大大小小的陷坑外,在靠近道路南侧的路面上隆起一道宽约半米的皱裂带,这条皱裂带断断续续一直蜿蜒到铁路新村什字附近。据附近住户介绍,这条皱裂带下面分布着市政管道,可能是当时没有夯实处理好,再加上管道渗漏导致路面严重隆起。由于这条皱裂带多处恰好横在公交车站前,上下公交车的乘客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或崴脚。

  记者东行到新村什字附近,发现路面上翻浆的陷坑更明显。栗子大小的石子密密麻麻地散布在整个路面上,车辆驶过沙尘腾起,同时一粒粒被车轮碾轧飞起的石子射向路边的行人。

  2月22日,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条路当时施工时,施工方对该路段原有的旧路基本没有进行处理,只在原有的路面上铺设了一层沥青。路基没有翻建夯实,下水管道没有重新更换铺设,导致目前道路频频翻浆塌陷。

  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城关维修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存在先天不足,尽管维修部门一再维修,也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了解,市政部门去年曾对该条道路存在的隐患进行过排查,但究竟如何整治却没有了下文。

  【建西路】路似搓板车过“蹦迪”

  提及七里河区的建西东、西路,周边的住户和过往司机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建西东、西路整条路面就像一个搓衣板,车驶过颠簸不堪,好像蹦迪。

  2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建西东、西路。整条路面上不但翻浆砂化严重,已经难见完整的沥青层,而且大坑套着小坑,尽管往来车辆都小心翼翼地左绕右拐躲避着陷坑,但一不留心,还是会陷到里面熄火。据住在附近的李先生介绍,这条路七八年没维修了,晴天车辆过后尘土飞扬,下雨时过往车辆溅起的污水让行人满身泥浆。据经常穿行于该段路的一位109路车司机告诉记者,车辆通过这段路时像在“蹦迪”,不但乘客意见大,车辆损伤也很大。

  据兰州市七里河市政维修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西东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需要进行大修,仅靠小打小闹式的维修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他们也针对这段路的实际情况多次向相关部门上报了维修改造计划,但受资金以及周边整体规划等因素影响,具体方案至今未定。

  【武威路】砂化严重陷坑阻路

  “又堵车了!”2月22日上午,驾驶58路公交车的李师傅刚拐上武威路,就被前面的车流挡住了。据李师傅介绍,像这样的堵车在武威路经常出现。除车流量大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路况太差,车跑不起来。

  随即,记者下车一路南行,只见一辆辆车在路面上艰难地颠簸着。到武威路中段,原本双车道通行的车辆突然都一辆辆挤到内车道,放慢车速小心翼翼地通行。原来一个翻浆形成的陷坑横亘在道路中间,坑内砂石堆积,坑坑相套,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南行的车辆行驶到此,只好并在内车道通行。尽管现场有3名交警维持秩序,但一些心急的司机还是一不小心就会侵占北行车道,导致时不时出现交通堵塞。此外,记者发现,除了机动车道陷坑不断,武威路上的非机动车道更是砂化严重。有一段路面硬化的沥青层完全脱落,石块、黄土裸露在外。

  对此,兰州市政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去年兰州市《东西大通道和部分道路改造工程维修方案》规划,市政部门将对武威路路面进行“加层罩面”硬化处理,届时,武威路路面破损将得到彻底治理。

  文/图 本报记者 崔亚明 实习生 胡晶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