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政府1.8亿投入“菜篮子”新发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2:54  新京报 微博

  

市政府1.8亿投入“菜篮子”新发地

  本报讯 (记者廖爱玲)北京“菜篮子”新发地市场,已由市政府出资1.8亿元参资成为第二大股东。据市商务委介绍,市政府收购了新发地22%股份,意在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稳定菜价。

  两名代表入新发地董事局

  来自市商务委的消息,市商务委、财政局、发改委组成的联合协调小组,已完成了政府入股新发地市场的法律协议签署、资金拨付、工商注册变更等一系列手续。同时,由市商务委和市国资管理中心推荐的两名代表也正式入选新发地董事局,并开始履行董事职责。

  市商务委有关人士称,政府不会直接介入经营,派驻的两名董事主要负责“监管政府投资新发地的资金流向”,根据随时变化的市场供应情况进行预警。

  有了政府入股的新发地市场会不会因此改变了“菜篮子”的功能呢?市商务委明确表示,政府入股后会确保“新发地市场功能不变”,其农产品的集散能力还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将开建新发地冷库、批零延伸等一批重点项目,对新发地市场加快升级改造,让“新发地市场在首都农产品供应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社区菜市场也要实行参股

  事实上,早在去年4月发生“卖菜难,买菜贵”的全国性现象后,北京当时就在加快蔬菜零售网络建设现场会上提出,要采取政府对社区菜市场产权收购和参资入股的形式,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对蔬菜零售终端控制力问题,稳定菜价。

  这是对社区菜市场的产权制度改革。据市商务委介绍,计划每个区县政府参股10家菜市场,收购5家菜市场,具体情况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产权问题解决了,菜市场才会更稳定,政府对其调控才会更有力度”。

  除了参资入股,市商务委人士说,今年还将继续推广6类12种蔬菜流通新模式,新增蔬菜直营直供店60家,进一步解决菜篮子“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农超对接”超市要增加至10家,“农餐对接”扩展到20家餐饮企业和5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

  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政府参资入股新发地后,新发地可享受一些政策优惠,同时新发地和市政府的沟通渠道更畅通,遇到情况可直接反映到市政府,不用再像以前逐级汇报情况。

  ■ 追访

  市发改委:入股是为保障市场供应

  新发地的蔬菜供应量,占全市蔬菜供应总量的80%左右。去年,为了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平抑菜价,北京出资2000万元,在3个月内对大白菜、土豆、洋葱、白萝卜、胡萝卜、黄瓜、西红柿、豆角8个品种的蔬菜免收营业额2%的进场费。此后,发改委又再次对西瓜、苹果、香蕉、梨等免收进场费。

  市发改委表示,北京的蔬菜主要依靠外埠市场,降低流通环节费用不仅可以稳定菜价,还将吸引更多的蔬菜向北京运输,保证冬季蔬菜供应。降低菜价,除了流通环节之外,降低终端环节费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此前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曾表示,要通过多建设一些平价菜店,让老百姓买到便宜的蔬菜。

  对于此次入股新发地,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此举主要是配合商务委,确保北京蔬菜市场的供应。本报记者 蒋彦鑫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