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挺立精神高地的士兵群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3:05  北京日报

  

挺立精神高地的士兵群像
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原中队长范育宇(右)在南京路上给游客指路。

  新华社发(江震中摄)

  上世纪60年代初,一部《霓虹灯下的哨兵》电影让“南京路上好八连”名扬全国。30年前,八连换防离开南京路,一支身着“橄榄绿”的队伍奉命走进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

  30年来,武警驻上海南京路十中队官兵面对多元文化冲击和各种考验,始终以雷锋、“好八连”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挺立精神高地,忠实履行神圣职责,展示了党和人民忠诚卫士风采,成为引领大上海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守卫的不只是一条街,还有百姓的幸福安宁和精神家园

  在中队驻地门口,竖立着一块十分醒目的“我的哨位与南京路”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当天南京路上的商店数量、人口流量以及每平方米为国家创造的财富。

  学雷锋就要敬业爱岗,履职尽责。十中队驻守的南京路,伴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世界看上海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在“中华商业第一街”上,平均每天客流量达170万人次以上,但这里的安宁与日夜在这里的“橄榄绿”密切相关。

  2010年7月19日夜,上等兵施宋华和战友沿南京路巡逻至外滩广场时,发现一名男子紧紧攥着一个用黑色塑料袋缠裹着的狭长物件,立即上前让这名男子将袋子打开检查。形迹可疑的男子见状神色慌张,拔腿便跑,另一名战士杨泽楠抢前一步制服了他。

  黑色袋子打开后,里边是一把长约70厘米的砍刀。经送交公安部门查获,男子是一个持刀抢劫盗窃的惯犯。近年来,官兵们先后协助公安机关查处治安事件23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0多人,南京路上恶性案件发案率一直为零。

  巡逻在南京路上的中队官兵都有一个共同感受,他们守卫的不只是一条街道,还有百姓的幸福安宁和精神家园。

  让官兵们坚守精神高地的,是坚定跟党走的理想和信念

  当“信仰失衡”“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话题,一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驻守南京路的十中队官兵们却始终坚守精神高地,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时代如何变化,坚持30年学雷锋、学“好八连”初衷不改,薪火相传。

  荣誉室一直是全中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这里摆放着官兵们用汗水甚至鲜血换来的并不断刷新着的各种荣誉:连续27年执勤无事故,连续18年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获“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全国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11项,先后24次荣立集体一、二、三等功。

  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官兵们走向哨位,走进社区街道,自觉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秩序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次巡逻,战士胡培林遇到一个因下岗想不开欲服毒轻生的男子,赶紧伸手去夺他手里攥着的小毒药瓶,不料被那男子狠狠打了一耳光。胡培林咬咬牙忍住了,然后告诉男子,自己在山东老家的父母也下岗了。最后,那男子怔怔地望着胡培林,羞愧垂下头,乖乖把瓶子递了过来。

  接过“好八连”手中枪,也接过服务人民的传统美德

  十中队官兵从“好八连”手中接过钢枪,也接过他们以雷锋为榜样,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家住南京东路街道的忻鸿发老人双目失明,膝下无儿无女,妻子高位瘫痪,常年卧床。从1982年起,中队官兵就主动承担起照料这两位“空巢”老人的义务。

  老人的房子窄小,堆满了杂物,因通风不畅,各种气味令人难以忍受。每次去老人家,官兵们都要把房间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夏天,给老人装好纱窗、纱门;冬天,帮老人换好玻璃。老人病了,战士们就背着一趟趟去医院就诊。战士们还特意给老人留下中队电话,一旦遇有困难,官兵们随叫随到。

  2011年9月16日上午,89岁的忻鸿发老人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嘴唇抖动着似有话要说。直到中队“雷锋班”班长丁君赶到病床前,握住老人的手,老人脸上才露出灿然的笑容,安详离去。

  30年来,中队“雷锋班”的战士们像照顾忻鸿发老人那样,常年照顾着27位孤寡老人、15户烈军属和8位残疾人,在里弄、小巷里留下一个个动人故事和佳话。

  继传统强素质练本领,武警新一代南京路续写时代风采

  曾几何时,战士们见了外国人总是躲着走,如今中队官兵已全部普及了“英语百句”,绝大部分可以用英语进行一般交流,有的还会日、法、俄等多种语言。

  2006年11月的一天,一位日本老人和家人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却因为没有日语翻译而一筹莫展。正在这里担任义务讲解员的十中队战士傅科,闻讯主动为老人用日语讲解。傅科流利的日语讲解,让老人连连点头称赞:“从你身上看到中国新一代军人的良好素质!”

  原来,傅科入伍前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里恰巧主修日语专业。事后,他花了10多天时间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为“一大”会址纪念馆译出第一份日文讲解词。

  2010年10月31日夜,上海世博园区旗林广场上的最后一面国旗降下。从领受任务到世博会闭幕,254个日夜,来自十中队的旗手们先后为19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精确升旗6588面次,实现“零误差”。

  “零误差”!见证着十中队官兵良好的素质和对祖国的忠诚。

  “零误差”!也让中国新一代武警官兵的风采展现在世界舞台!

  张东波 王小磊 罗争光

  (据新华社上海2月28日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