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面对交通大会战“资讯铺路”更顺畅

  在如今中心城区多处施工的大背景下,驾车出行的市民若不讲究自己的出行方式、出行线路就可能走入堵车的“雷区”,给自己的出行和城市交通带来拥堵,关注各方的道路信息成为成都市民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而在所有会对市民出行造成影响的各类施工中,我们这座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市民都能从各个方面、渠道了解到铺天盖地的路况资讯,这些或文字、或图片、或路线的翔实资料,无异于一本成都中心城区的“交通指南”,让大伙在出门前、出门后都能游刃有余地选择自己的出行线路。从三环路封闭施工,成都首次实施尾号限行交管举措开始,到春节后的蜀都大道西段改造、羊西线改造等,这种“资讯铺路”的方式,完全称得上屡试不爽的“法宝”。

  看电视听广播

  他出门前已将路况掌握

  昨日早上7点半闹钟一响,家住二环路双桥子立交桥附近的张明相就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他从被窝里撑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按下电视机的开关,电视里成都的路况正通过驻在成都交管局指挥中心的记者实时转播出来,他把声音开得很大,以便自己在卫生间洗漱也能听得清楚。

  半个小时后,吃完早餐的他关上电视机出门了,准备去红星路附近上班。一上车,他又将车上的收音机打开,广播里,交管局指挥中心的主持人仍不停地播放着目前全市的交通情况,有些重要信息还在反复地滚动播出。当听到主持人称新华大道车多拥堵,尤其是万年场二环路路口比较拥堵时,他出小区时就没有像往常一样走新华大道,而是右转朝东大街方向走去。果然一路上,车行都比较通畅,不到20分钟,他就将车开到了单位楼下的车库里,还在楼下转了一圈才上办公楼去从容坐下,而这时办公室里才稀稀拉拉几个同事。

  多留心多积累

  他是单位里的“路路通”

  和张明相相比,李大江对交通的关注程度毫不逊色,他不仅看电视、听广播,每天一到办公室,他还会拿起《成都日报》等各家报纸翻个遍,并特意把这些报纸上关于施工的所有信息都剪下来,收集在一本大册子中。此外,他还会抽空上网了解更多的路况,他微博里关注的一些交警分局岗组微博也随时刷新,可以说,他对城区新的路况是“尽在掌握”。

  这些习惯和积累让李大江在单位里成了“路路通”,但凡是哪个同事要驾车出门,都要来他这来咨询求助,要他提供一些最便捷最不堵的线路,就是不出门的同时,没事时也要来找他闲摆几句,随便套套他的“交通指南”。“滨江路河对面的路很畅通,又是单行道,从望江楼公园一直到老南门大桥这是早晚高峰时间段里一条最畅通的路。”“羊西线很堵,最好不要走过去。”“二环路龙舟路到双桥子方向可以走以前钢管厂那一片新修的道路里转换,避开二环路。”“红星路晚上7点钟反而比较畅通。”“由城里到西边,最好从府青路上三环转换,虽然绕点路,但最畅通最快。”李大江的“指南”还真的帮了不少同事。

  每一个路况都要广泛传播

  他们的硬任务是“宣传开路”

  昨日下午,交管局宣传处办公室里,宣传处民警正在一个个地和对接媒体联系。针对玉双路施工,一环路内外侧被全封闭只能行人通行,但这路段里餐饮场所较集中的情况,不少市民担心汽车不能达到,交警五分局准备组织媒体对这个地方的车辆行停线路进行公布,提醒准备到这里就餐的驾车市民放心驾车前往,并可以到指定的地点停放车辆。

  密切联系媒体对各种交通管理举措进行解读、介绍,让市民对每一个施工路段、热点区域的路况都能提前了解掌握,这早就是一种机制,在成都交管局里已经运用自如。而记者在市交管局的应急保障预案中了解到,属于该局宣传处的任务“十分简单”却又“十分重要”,那就是用“宣传开路”。他们首先将在施工前期加强对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和缓堵措施的宣传报道密度和力度,形成声势强大的宣传态势。还将适时掌握施工现场周边道路交通信息,密切与报刊、电台等媒体的沟通联系,同时充分利用交通电子诱导信息板、“成都通”触摸式显示屏、各商业繁华场所的电子显示屏等载体,通过图文讲解等方式及时报道交通信息,引导各类交通参与者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线出行。同时,还得牵头组织各分局深入施工路段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通过交通安全讲座、散发宣传卡片、张贴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的宣传力度,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报记者 周海波 摄影 马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