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更多残疾人享受爱的阳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4:38  舜网-济南日报

  【开篇寄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乘着市第十次党代会的东风,在全市上下欢欣鼓舞,喜迎“两会”的日子里,由济南市残疾人联合会和济南日报联合打造的《情系我的兄弟姐妹》专版与大家见面了。

  她以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主线,是社会各界和残疾人工作者与残疾人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她以倾听残疾人呼声为重点,是各有关部门和残联组织开展残疾人事业的行动指南;

  她以宣传残疾人典型,报道扶残助残的先进为窗口,是广大民众和残疾人及其亲朋好友相互学习,交流经验,鼓舞斗志,反映心声的好阵地……

  据统计,我市现有残疾人约33万人,他们由于身体的缺陷,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经常遇到比常人更多的困难。残疾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更多关爱。《情系我的兄弟姐妹》专版,将通过最直接、最贴近的形式,推动我市残疾人各项事业的发展,反映残疾人的精神面貌,倡导社会爱心助残,建立关注、关心残疾人的长效机制,满足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愿望。

  去年12月3日,第20个国际残疾人日。李芳(化名)终于有了一个令她称心如意的假肢。“新假肢又轻便,又舒服,我现在可以帮闺女看孩子了。”提起自己现在的生活,51岁的李芳笑得合不拢嘴。

  李芳家住历城区郭店街道办事处,26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她身受重创。因伤口感染,七年前被迫做了截肢手术。从此,这位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只能拄着双拐艰难度日。“一家6口人,全靠丈夫外出打工挣钱,我想帮他,可那些年我连上厕所都离不了人……”李芳告诉记者,几年前丈夫曾省吃俭用为她花1000多元购置一个假肢。可假肢佩戴不合适,每走一步,李芳就感到钻心的疼。“1000多块钱在我家是个大数目,我一直想再要一个,但钱总是不凑手,如今残联给我专门定制了一个,很感谢政府。”

  与李芳一样,在去年我市还有129位肢体残疾人,获得免费安装假肢、矫形器。而这仅是各级残联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缩影……“民生至上、服务第一”,近年来全市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残疾人特殊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让残缺的生命重新绽放光芒。

  创新理念 追求卓越

  全力打造公益品牌

  现如今,“我的兄弟姐妹”早已成为泉城响当当的公益品牌,成为全市33万残疾人兄弟姐妹的代名词。她的成功体现出党委政府改善残疾人民计民生,促进残疾人平等共享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决心。而这一品牌的树立,得益于十年来的不懈追求与创新。“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来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在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书笙看来,要想让残疾人获得优质服务,必须取得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而为了让大家时刻想着残疾人,必须提高影响力。企业经营需要品牌,社会公益事业运作是否也需要品牌?十年前,这成为刘书笙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在一次与张海迪的通话中,两人就此问题达成共识,“我的兄弟姐妹”作为济南市残联的品牌随之诞生。

  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品牌意识嫁接到我市残疾人事业上,一方面可以提醒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尽最大努力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品牌化运作,为发展我市残疾人事业募集资金。残疾人事业有自己的品牌,这在全国尚属首例。2004年中国残联将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确定为“情系我的兄弟姐妹,帮扶贫困残疾人”,标志着“我的兄弟姐妹”残疾人事业主题品牌被正式推向了全国。

  十年中,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济南市残疾人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我的兄弟姐妹”主题品牌战略的实施,不仅募集了大量的残疾人福利基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营造了全社会扶残助残、爱心奉献的社会氛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残疾人政策法规愈发完善。《济南市残疾人优惠扶持规定》、《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相继出台让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强有力的维护;

  ——— 在实施普惠政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特惠”扶持,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感受到社会和谐的阳光普照;

  ———“辅具进万家”、“千人复聪、万人复明”、“送岗位下乡”、“送科技进村”……一个个帮扶活动让数以万计的残疾人站了起来、重新看到光明、走上就业的岗位。

  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2012开启新的篇章

  2012年是实施我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市残疾人工作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我的兄弟姐妹”文化社区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实力济南、活力济南、魅力济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12年市残联重点工作将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保障机制。我市将继续规范全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完善“一专两员”招聘、培训、考核机制,认真做好全国新一轮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组织实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准确掌握我市残疾人的生存生活状况。

  ——— 巩固提高“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水平,健全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制定全市“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配套方案。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康复站建设,全年购买康复成果4000例;深化残疾人居家护理试点工作,继续为2700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推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对有基本辅具需求的肢体残疾人家庭实现服务全覆盖。落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医保范围,出台《济南市残疾人康复救助办法》,着力抓好残疾儿童康复、精神残疾康复、白内障复明和假肢装配等重点康复救助项目,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和康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 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水平。举办济南市首届残疾人就业(扶贫)服务员服务技能竞赛,精心承办全国首届社区残疾人就业指导员就业服务技能竞赛。依托中国残联“残疾人职业能力远程测评系统”平台,建立市级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示范工作室,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全面掌握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基本状况。认真做好2012年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救助工作。做好高科技残疾人就业工作,组织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预留、岗位开发收集试点工作,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残疾人就业任务目标。全年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不少于50期。

  ——— 推进“分类施保”和“普惠加特惠”制度建设,认真抓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及扶贫解困工作。加强对残疾人各项救助制度的衔接和整合,探索低保边缘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一户多残等相对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分类施保”制度建设。加强对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好对享受生活补贴发放人员的动态管理,努力提高和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建立基层残疾人福利基金募集工作站,充分发挥各级残疾人福利基金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深入开展好爱心助残募捐周活动,加大福利基金募集力度,全年募集残疾人福利基金(物品)400万元。加大“我的兄弟姐妹”捐助便利店市场化运营力度,救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年内新创建20个“我的兄弟姐妹阳光家园”,并注重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济南市盲人综合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推动全市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发展。

  ——— 加强“我的兄弟姐妹”文化建设,加大全市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抓住国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机遇,围绕“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立和谐文化社区”,深入开展“我的兄弟姐妹”文化社区建设年活动,加强残疾人文化设施建设,创建20个“我的兄弟姐妹”文化文艺社区,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周”、“残疾人健身周”、“送科技进村”等十余项活动,努力搭建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平台。

  ——— 强化调研,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协调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济南市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济南市残疾人就业办法》的调研出台工作,力争出台《关于扶持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围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组织残疾人事业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

  ———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残联系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契机,认真按照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和机关规范化建设。按照《2011—2012年市残联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责任制。(撰稿/沙文婧 衣世超 王颖)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