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以区域中心城市屹立成渝经济区北部

  

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以区域中心城市屹立成渝经济区北部

  南充宣传片

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以区域中心城市屹立成渝经济区北部

  嘉陵江畔南充城。

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以区域中心城市屹立成渝经济区北部

  刘宏建

  人物素描

  经常批示群众来信

  “百姓无小事”

  华西都市报:听说您经常批示老百姓的来信?

  刘宏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政绩,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拖延、不推诿,从群众最急最怨最盼的事情做起。百姓生活无小事,他们来信也是反映自己的实际问题,理应及时解决。

  刘宏建,搞技术出身,低调务实,智慧大度,做事精益求精。他率领南充市委、市政府一班人,为南充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这画卷不在纸上,而是在真抓实干中。南充这几年的发展令人鼓舞,我们相信美好的蓝图一定能变成现实。

  精彩语录

  千亿GDP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仅仅意味着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平台

  未来5年,我们要实现GDP“翻一番”,确保南充经济好中求快、稳中有升

  招商引资任务紧迫,我作为市委书记,必须带头跑,该出手时就必须要出手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拖延、不推诿,从群众最急最怨最盼的事情做起

  一个拥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人口大市,如何谋求跨越式发展?

  一个拥有752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市,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中国绸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南充,给出了精彩答案:近几年,南充经济社会事业突飞猛进,大项目云集南充,产业齐头并进,交通四通八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2011年,南充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更是突破千亿元大关。

  跨进“千亿俱乐部”,南充如何抢抓机遇,以区域中心城市的姿态,屹立于成渝经济区北部?就此,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了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

  谈GDP

  突破千亿,只是站在一个新平台

  华西都市报:2011年,南充GDP达到1029.48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第5位,川东北第1位。这3个数据您如何评价?

  刘宏建:推进南充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尽量快、尽可能早地实现GDP过千亿,实属不易。南充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欠发达,多年来缺少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增长乏力,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个过程本身就很艰难,加之传统轻工、纺织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所以南充要实现经济突围就更不容易了。

  说实话,千亿GDP也不算好大一个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仅仅意味着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平台。作为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南充GDP早该突破千亿了,只是因为多种原因,我们在去年才实现这个目标。

  华西都市报:南充GDP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经历了多久?下一个目标怎么实现?

  刘宏建:南充GDP从1995年的100亿元到2007年突破500亿元,历时12年;而从2007年的500亿元到2011年突破1000亿元,仅用了4年。未来5年,我们要实现GDP“翻一番”,还是要继续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以项目工作统揽全局,确保南充经济好中求快、稳中有升。

  华西都市报:南充经济能在短短几年突飞猛进,秘诀在哪?

  刘宏建:没有什么所谓“秘诀”,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欠发达地区谋求发展,首先要在大局中考量发展形势,找准自己比较优势的在哪;其次,必须要有战略抓手,狠抓项目攻坚和产业培育,并且要有配套措施和办法,确保“抓手”持续有效发力;最后,要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不然难以取得效果,像南充改造南门坝旧城、建设化学工业园,如果不更新观念,不对市辖三区下放工业园区管理权,不搞投融资体制改革,哪能引进那么多民间资本,实现成功运作。

  谈产业

  发展南充,首先要解决产业问题

  华西都市报:南充为什么要把石油化工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

  刘宏建:南充要发展,首先要解决产业支撑问题。仪陇境内的“龙岗气田”去年产气18亿方,今年将达到20亿方;西气东输,南充是重要节点;还有西南石油大学等科研院所建在南充,南充炼油厂以及多家化工企业经营良好……这些都显示南充石化产业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加之南充已被明确为四川三大石化基地之一和成渝经济区石化基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充石化基地建设,机会很难得。

  华西都市报:听说化学工业园是南充产业培育的“一号工程”,怎么解决庞大的建设资金问题?

  刘宏建:南充化学工业园是石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基地,园区规划面积40多平方公里,规模在国内专业化工园区中堪称一流,已成为全省重点支持的省级开发区,我们要打造乙炔、盐气化工、烯烃三大特色产业链,最终形成西部最大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盐化工产业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我们引进“成都建工”为园区修建“两路一桥”,中石油、成达集团、中国化学集团等多家企业已“牵手”南充化学工业园,今年将有200多亿元的工业投资项目和配套项目在园区同时开工。

  在建设资金问题上,光靠财政支出肯定不行,必须进行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我们通过引、贴、借融资;另一方面创新投融资平台,以“南充发展”为载体,整合市级国有资产,面向全国发行8亿企业债券,用于化学工业园专项建设,这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将很快付诸实施。

  华西都市报:南充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保持全省第一。请问南充发展农业的思路是什么?

  刘宏建:以市场观念来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不再局限于搞几个示范点、示范村,而是成片连片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我们建的特色产业基地,动辄就是千万头生猪、百万亩桑园、百万担蚕茧、百万吨柑桔、百万亩速丰林、百万吨优质粮油的规模。

  谈项目

  发展大事,该出手时必须要出手

  华西都市报:您经常在各种场合强调“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请问这句话怎么理解?

  刘宏建:大抓项目,就是全市上下要坚持以项目统揽全局,把项目攻坚作为拉动南充经济增长的头等大事。抓大项目,就是要招引一批实力强、品牌优、影响大的大企业,着力培育扶持、做大做强一批产业“旗舰”,实施一批投资拉动力强的大项目,以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推动大发展。

  华西都市报:听说燕京啤酒、潮州三环等很多大项目都是您亲自带队上门招商、最后拍板的。请问您为什么这么重视?

  刘宏建:南充缺少大企业大项目,产业实力不强,要跨越发展,必须依靠项目投资,形成产业支撑。市委、市政府已明确了工作重点,招商引资任务紧迫,我作为市委书记,必须带头跑,该出手时就必须要出手。像中石油这个项目,我都跑了20来次北京。当然,不仅我带头跑项目,其他市领导和各级干部也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大家共同努力,最终引来了更多大项目。

  华西都市报:南充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对“两化”互动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刘宏建: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通过实施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建设项目,凸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优化了城市环境,建起了一座座新城。如下中坝、南门坝棚户区改造,北部新城、江东新区建设等。通过搭建一个个载体,一批批优势产业项目得以“安家落户”,产业项目到哪,新城就建到哪。像南充化学工业园,今年将有200多亿元的工业项目开工,必将带动一大片城区开发建设,几年后,化工园区周边必将崛起又一座新城。

  谈民生

  全力推进民生工程,4年投186亿

  华西都市报:我听说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纷纷入驻南充,对此您怎么看?

  刘宏建:工作必须一届接着一届干,化解债务也是应尽之责。这几年,我们有效化解各种政府性债务90.4亿元,以实际行动化解矛盾、取信于民,也因此获得了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南充不再是金融高风险地区,银行愿意支持我们搞发展了,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纷纷入驻南充。

  华西都市报:这些年,南充做了哪些民生工程?

  刘宏建:我们围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做好了一批实事,办成了一批好事。“十大民生工程”全力推进,4年来累计投入超过186亿元,2011年达到66.8亿元,比2007年增长一倍还多。过去群众反映强烈的180多个小区水电气欠容欠压等问题已妥善解决,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城镇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14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彻底解决,升钟库区10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唐春华西都市报记者苏定伟摄影吴小蓉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