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间公益组织以何为“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5:20  大众网-大众日报

  ◆核心提示

  民间组织在即将突破“双重管理”模式的同时,一份“全国仅1.3%的捐款流向民间组织”的报告显示出,即使获得“身份”的民间组织也很容易“断粮”。青岛市南区民政局注册的“天使温情空巢乐园”志愿者团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公益性组织的奉献和艰难的样本。

  □ 本报记者 邵方超

  老人的幸福千金难买

  “谢谢你们思念,我现在还奇迹般地活着……今年的樱桃长势很好,5月底欢迎大家都来。”这是一位肺癌晚期的老人给“乐园”志愿者纪云波发来的一条短信。

  这位老人在2009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医生说她能活三到六个月,从那以后,纪云波和其他的志愿者就不断前去探望。纪云波告诉记者:“春天的时候我们约定一起摘樱桃,秋天的时候约定一起挖地瓜……我们要一直给她希望,有个盼头。”有了志愿者们的关心和支持,老人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陪伴夕阳,让老人笑容绽放!”这一口号如今已吸引了志愿者500多人,与300多位孤寡、空巢、大病老人结对,为600多位老人举行过生日派对。其中为老人举办生日派对最受欢迎。

  孝顺不是美德,杨晓玲是“乐园”发起人,她不认为自己的团队是在献爱心,她觉得这是每个成年人应该担负的责任。有一位帕金森病老人,儿女都在国外,每天都很抑郁,他告诉杨晓玲:“将来我老了都可能没有人来送终。”杨晓玲承诺:“不会的,我们送。”老人潸然泪下。

  “我们能让300位老人微笑,但谁能告诉我300位老人的笑脸值多少钱。”杨晓玲和人聊天时总会这样说。

  6年公益一直贴钱

  6年前该团队组建时,7位发起人希望能够为青岛市的空巢老人提供各种可复制、可持续的心灵关怀,可良好的愿望最初只能借一处养老院的接待室来实现,随着加入的志愿者和需要服务的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院的接待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009年,几位发起人自掏腰包租下一套房子,继续为空巢老人服务。由于志愿者团队伍的日益庞大,开支的日益增加,此时团队正面临着资金和“身份”的双重压力。

  记者在一本该团队2009年底至2011年底现金收支明细簿上看到,小到两元的卡片,大到上万元的房租,每一项收支都写得清清楚楚,合计一栏中写着:“收入32800元,支出93980元”。

  杨晓玲说,实际上该团队两年来贴补的钱不止6万元,“这些并不包括大量的交通费和电话费。”这么多年他们为空巢老人仅拨打爱心电话一项就6万余次,一直在贴钱服务。

  令人欣慰的是,2010年4月,在市南区香港中路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该团队终于有了合法“身份”——在市南区民政局注册成功。杨晓玲说,自己的团队从此找到了家。眼看房租即将到期,几位发起人也无力支付下一年租金的时候,赶上了市南区进行“三个服务中心”建设,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他们在云霄路、观城路和大沽路都有了免费使用的活动场所。

  现在的场地又不够用了,他们设想,将来建设一个近5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希望通过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由社会组织整合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和资源,继续为空巢老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

  想做的太多 能做的太少

  杨晓玲说,由于老人们最喜欢每个月举办的生日派对,“天使温情空巢乐园”想将此推广到全市开展,无奈没有那么多钱。他们还想做一种“亲情树”的活动。很多大病的、高龄失能的、临终的老人都有自己最想见的亲人和朋友,但由于各种现实原因不能相见,他们就想在某个特殊的节日,帮助老人们实现这个愿望。

  但他们所面临的现实是,活动场地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场地里的电脑、电子琴等是志愿者自愿捐献的,平时的办公资料都是手写的,连一台打印机和传真机都买不起。

  另外,志愿者团队中,不仅有学生,还有老人。他们不敢组织大型活动,因为买不起人身意外保险。“一旦出现事故,我们承担不起责任。”杨晓玲说。

  事实上,缺乏资金是目前我国民间组织普遍存在的现象,日前一份《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58.3%的捐款都流入政府、慈善会及红会系统,只有1.3%的捐款到了慈善会之外的社团、民非和福利院,还不乏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一些国外民间组织的资金来源都是由社会捐赠、政府购买服务和自我造血三部分构成的。”杨晓玲介绍,虽然已经取得了合法身份,但他们这个组织跟以前一样,不能给捐赠企业开具捐赠发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资金来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