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斯人已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5:20  大众网-大众日报

  □ 房贤刚

  叙利亚当地时间2月22日,56岁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美国女记者玛丽·科尔文及28岁的法国自由摄影记者雷米·奥克里克在霍姆斯遭炮击身亡。作为对他们的纪念,二人的照片迅速在各种媒体上流传。科尔文的这张照片,让我尤感印象深刻。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得知这一消息,我的第一感觉当然是悲哀。毕竟,当年在大学学习新闻摄影的时候,我曾经对战地记者是何等的心向往之。然而在正式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之后,我却对这一职业兴趣大减。倒不是我变得胆小了,而是由于我对导致我曾经崇拜的偶像、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死亡的那场著名的奠边府战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对战地记者有了更深的思考,认识到战地记者不是总站在正义的一方,并且很难“阻止战争的发展”。

  与卡帕那张有些玩世不恭的肖像不同,科尔文的这张照片,似乎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及正义感。但真正的悲悯情怀和正义感往往是很难通过外表看出来的。作为一名“传奇”的战地女记者,科尔文2001年在斯里兰卡采访臭名昭著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时,被手榴弹炸伤左眼,从此,她便戴上眼罩,以独眼的形象示人。这一形象固然凸显出她的勇敢坚强,而我却对作为一名以客观报道为宗旨的新闻记者表现出的这种张扬感到不安。我认真阅读了科尔文发自霍姆斯的绝笔报道,不错,作为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科尔文的确才华横溢,让读者“真切”地感到叙利亚人民似乎正面临“全副武装,以坦克和大炮做后盾”的“阿萨德的军队”的“大屠杀”。不过,在她的行文中,我依然感觉到了,这实际上并不是屠杀,而是政府军与反叛的武装及其支持者的战争!而这并不是科尔文的本意。

  据我所知,自去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巴沙尔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仅相当克制,并做了很大让步,尽力避免武力冲突。但是反对派并不买账,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频频发动袭击,不仅造成了数千士兵和警察的死亡,还策动更多的反政府活动及教派冲突,给叙利亚国内带来严重后果,危及到政府的生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冲突和西方国家的制裁,巴沙尔政府为了自保,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武力剿灭反政府武装,消除西方国家的军事介入。

  在我看来,“眇一目”的科尔文女士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客观过。在科索沃,在车臣,在斯里兰卡,在叙利亚……她关注的所谓“人道主义灾难”往往只为战争的一方提供注脚。所以,虽然对其勇敢坚强敬佩有加,但我觉得,科尔文女士并不是欧仁·德拉克罗瓦笔下“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那个黑色的眼罩,更不是三色旗。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