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北工商查获大批假冒名牌商品 已被集中销毁

  近日,工商市北分局查获了大批假冒名牌商品,案值高达 100万元。2月28日下午,它们全被运到了莱西市姜山镇,进行集中销毁。

  28日上午,在工商市北分局执法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处仓库。几名搬运工正往一辆中型货车上搬运货物。“这些就是我们近段时间的罚没物资,涉及食品、衣物、日用品、办公用品等,总案值预计在100万元左右。”工商市北分局经检二大队队长孙明波告诉记者,在被罚没的商品中,既有假冒的LV名牌包、昂贵的茅台酒、五粮液、冬虫夏草、干海参,也有寻常百姓家吃的挂面、酱油等。

  孙明波说,从查获的假冒商品数量上看,啤酒应该是最多的,“像假崂啤就查了6000多瓶。”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洗发类、办公类用品也经常遭遇“李鬼”。据了解,所有被查获的这些物资,已于2月28日下午被集中销毁。

  在被销毁的这些罚没物资中,记者仔细了解了一下,被查的原因大致有三类:商标侵权、超保质期、外包装标识不全。“这次销毁的商品一大半涉嫌商标侵权,如LV包、茅台酒、五粮液、崂啤等,不仅数量大而且案值高。”工商市北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而销售超保质期食品的也有不少被查,如美特好连锁超市销售的过期冬虫夏草等。”除此之外,部分销售点的洋酒缺乏中文标识,按照相关规定也被查扣。

  “随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临近,工商系统将开展食用油、水产品、酒类商品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不合格食品等违法案件。”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严惩重打,震慑不法分子。如果广大市民发现违法行为线索,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申诉举报。”

  另据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为切实保障我市春节期间的食品消费安全,自2012年1月1日起,市工商局精心组织14个分(市)局和108个工商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工商“亮剑行动”。截止到2月27日,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5万余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5.8万余个,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2839起,其中一般程序立案 1079起,适用简易程序1760起,是去年全年案件总和的1.9倍,罚没款199.6万余元,是去年同期的6.1倍,查扣各类不合格食品 2.4万公斤,是去年同期的15.9倍。全系统查办万元以上大案要案 53起,涉及食品质量、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各个领域,仅假冒伪劣或中文标识不规范洋酒就查处了1.6万余瓶。

  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贺长泽蒋建华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