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筑文化到了“价值输出”时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6:30  东方早报

  徐伟

  这两天建筑界最振奋人心的事情,是著名建筑师王澍获得了象征建筑师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从这一刻起,至少在建筑这一“艺术类”领域,中国已经迎头赶上与世界接轨。

  在世界级的建筑大奖中,论最高荣誉者,非普利兹克奖莫属,它堪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问鼎者往往会引领建筑界的最新潮流,给建筑美学及建筑价值观念带来深远的影响。那么这次王澍的得奖,又将带给世界和中国怎么样的变革呢?

  首先我们得从王澍的“发家史”说起,与众多建筑大师一样,青年时期的王澍是一个“桀骜不羁、才华横溢”的青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求学八年期间,已初露锋芒,但最让人瞩目的,是其在硕士论文答辩时,对着一群老先生说:“我认为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我是一个,我老师齐康是半个。”这成为建筑界广为传颂的轶事。这种性格也让其蛰伏多年,在西湖边散步驻足,在工地上穿梭,赏棋论画而不谈建筑,但这段时期,他博览群书,沉迷文化,夯实了往往为建筑师所忽视的“文韵”,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力,伴随着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等一批带有“典型王澍气质”的作品问世而蜚声海内外,获得此奖乃水到渠成。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奖项的发起人普利兹克先生表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现实含义,尽管背后是疯狂的城市化和屡废屡建的“拉链式建筑”,王澍在十多年的建筑实践中,依然坚持本土化的倾向,运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用现代空间和建筑体量诠释传统文化中的空间和意境,走着一条艰苦而孤独的道路。这也正是其作品最震撼评委之处,更应该是当地城市与建筑实践值得思考之处。

  以法国建筑师安德鲁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为起点,大量的国外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到中国开展实际工程设计,创造了一大批如“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等“奇观式建筑”,建筑的话题性和视觉效应,给中国建筑界带来了巨大冲击。伴随而来的是一股持续的“崇洋媚外”思潮,大量的标志性文化建筑、高层建筑等开始倾向邀请国外建筑师创作,活生生剥夺了国内建筑师的“创作权利”,中国成为了“建筑试验场”,某国外大师笑称“一切想实现的想法都可以去中国实现”,此话在我们听来颇为无奈。国内建筑师的话语权在丧失十多年后,可能将因为“王澍得奖事件”和王澍、张永和、刘家琨等一批本土建筑师的长期耕耘而重新获得国内人的认可,重新唤起业内沉寂的原创激情,带动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腾飞,这将是可能的影响之一。

  近年来,在海外建筑主流思想的引导下,中国本土建筑师开始广泛尝试现代主义建筑的创作思维和手法,简洁洗练的线条和单纯几何的形态所创造的建筑群,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祖国大地上,中国城市开始变得简单乏味而千篇一律,本土的质感荡然无存。这次王澍得奖,或许将成为一个反思的契机。王澍先生多年致力于运用传统工艺和地方材料营造建筑空间,使其具有地方特色,其世博会“滕头馆”和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实践中,就大量使用了建筑拆除后遗留的砖块等资源,使其重现光彩。可见,只有探究地方本源的状态,才能创造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这将是可能的影响之二。

  普利兹克先生还提到:“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代的需求相一致。”在这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我们遗憾地看到大量的城市和建筑实践摒弃了空间轴,一味在时间轴上“标新立异”,岂不知,这样的建筑固然“夺目”但却无“归属感”。只有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观念叠加产生的作品才能赢得广泛的尊重而历久弥坚,这也是普利兹克奖的重要考量标准。建筑与城市规划都是如此,成都市目前的建设口号“世界田园城市”,与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官员孙科的《都市规划论》观点也相契合,向前追溯也受到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王澍自身的文人气质和文化底蕴,使其从事建筑设计时能够深度思考,因地制宜,回归本质。只有植根传统文化并发扬和继承,才能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这将是可能的影响之三。

  建筑学具有工程和艺术的双重属性,作为一个“跨界学科”,它同时包含着对工程技术实践的把控和对地方民族属性的理解,前者是“表”,彰显了建筑的表现力,后者是“魂”,彰显了建筑的感染力。落位到当地中国建筑与城市建设实践,以“王澍得奖”为起点,更应当重新审视脚下这片包含传统和灵气的土地,以“回归”作为关键词,少一分浮躁,多一分诚恳,寻求设计的本质,用“民族性”诠释“世界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受世界建筑文化影响,现在也到了我们“弘扬本土文化,实现价值输出”的时刻了。

  (作者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城市中国》杂志研究中心主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