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蛇头"组织百人偷渡去韩国 11名嫌犯青岛受审

  

蛇头

  

蛇头
葛某等伪造的证件。

  

蛇头
2011年1月,葛某在宾馆被抓获。

  利用虚假证件骗到韩国签证,通过旅行社旅游到韩国后,脱团滞留韩国打黑工。2011年1月12日,青岛边防支队出动30余名警力,将“2011·1·8”特大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侦破。2012年2月28日,记者从青岛边防支队2012年党委扩大会议上获悉,该案被公安部边防局表彰为2011年度十大精品案件。当天,该案在城阳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葛某等11名被告人涉嫌组织百余人偷渡获利600余万元。据介绍,该案不管是涉案人数,还是涉案金额,是青岛历年来最大的偷渡案。

  追踪3年

  宾馆内抓获幕后蛇头

  2008年、2009年,青岛边防分别处理过两起四人偷渡案件,审查中,偷渡人员均交代,组织他们偷渡的人员是一名葛姓中年男子 。3年来,青岛边防一直没有放弃对这名葛姓幕后“蛇头”的追查。

  2010年12月,支队侦查人员通过青岛市公安局情报信息研判平台发现,曾有组织他人偷越国境前科的葛姓男子,频繁往返于日照与青岛之间,其在青岛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青岛韩国领事馆及青岛机场周边,从情报上看,此人从事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犯罪活动的嫌疑较大,极有可能和2008年、2009年的偷渡案有关系。

  获此线索后,支队高度重视,2011年1月8日,正式将此案立案侦查,开始部署侦查力量对葛某进行跟踪守候,经过工作,支队初步认定,2008年、2009年支队处理的四名偷渡人员所交代的葛姓组织者即为葛某,在进一步的侦查中,支队掌握了葛某组织人员偷越国境犯罪的一连串事实及其活动规律。

  2011年1月12日7时许,支队通过网上布控手段发现,葛某入住青岛韩国领事馆附近的一家商务宾馆,30余名侦查人员迅速出击,在宾馆房间内将其抓获,在对其进行突审的同时,另一路侦查人员立即赶赴莒县,在其办公地点恒通经济技术有限公司内,当场查扣涉案虚假材料1100余份。

  专钻漏洞

  借出国游脱团打黑工

  葛某被抓后,支队随即将其他涉案的十余人抓获。经审查,嫌疑人葛某1966年出生,莒县人,葛某对其多次伪造虚假材料骗取签证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2009年8月,葛某伙同其妻子马某、妻弟马某某,注册了莒县恒通经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广告,开展非法出国中介业务。

  当时,日本、韩国旅游机构联合推出“日韩连线游”旅游项目,但该项目有些漏洞,旅游者只要获得日本的签证,就可以在日本旅游结束后,继续赴韩国旅游,于是葛某抓住漏洞,勾结天津某国际旅行社的刘某等人,先后组织黑龙江、山东等地70余人,以到日本、韩国旅游的名义出国,之后,组织“旅游人员”在韩国脱团逃跑打黑工。

  同时,葛某熟知韩国签证政策,知道在连续往返韩国4次后,可以申请取得多次往返签证的资格。于是,他通过青岛、莱阳等地的旅行社等为偷渡人员提供旅行社担保,以虚假材料为偷渡人员骗领个别观光签证,在连续往返韩国4次后,获得了申请多次往返签证资格,先后成功组织 30余人偷渡至韩国。

  屡屡犯案

  判了缓刑还组织偷渡

  调查中,支队还查明,嫌疑人葛某曾有前科,1999年曾因盗窃被莒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2008年7月,因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被莒县法院判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五年执行。葛某在2009年至2011年组织偷渡,是在缓刑期内作案。

  据悉,2006年底开始,葛某就开始从事组织偷渡,2007年,他与江苏人纪某合伙,组织他人偷渡韩国打工,当时组织了33名莒县籍偷渡人员,按每人3.3万元收取偷渡费,但是因签证被拒没有成功 。后来,葛某又联系了青岛市某出国人员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以商务考察的名义,利用虚假身份证明将其中部分偷渡人员包装成公司经理、会计、项目负责人等身份,骗取赴韩签证,到韩国后非法滞留打黑工。

  2007年年底,葛某利用青岛某机构组织英国厨师培训的机会,组织了10余名偷渡人员,收取每人10.5万元费用,以参加厨师培训的名义赴英国后脱团逃跑,非法获利100余万元,随后葛某等7人被莒县经侦大队抓获,葛某被莒县法院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30万。

  下线众多

  旅行社业务员成“干将”

  青岛边防支队侦查队副教导员徐杰告诉记者,在“日韩连线游”偷渡背后,是以葛某、刘某为首的分工完备的偷渡组织网络。

  葛某自2006年开始组织偷渡韩国活动以来,已经在山东、北京、天津、江苏、黑龙江、河北等多个省市,建立了不少下线,也就是组织偷渡人员的业务员。这些人会以出国打工能赚大钱等理由,吸引有出国打黑工想法的人员。

  以“日韩连线游”偷渡为例,葛某在泗水县有下线李某,在莱西市有其下线张某、在青岛市有其下线王某、秦某,在烟台市有其下线柳某,分别在其地域周边联系一些当地有出国打黑工想法的人员。这些业务员多具有出国服务的经验,比如青岛的王某,就是某旅行社业务员,十分熟悉出国业务。

  这些下线在联系到人员后,就把人员推荐给葛某,葛某在日照莒县经营恒通经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恒通经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葛某一手操作起来作为用来伪装偷渡之用的企业,企业主干人员均是葛某最可信的人,葛某的妻子马某是公司会计,葛某表弟葛某某、妻弟马某某是葛某的“马仔”,最得力的干将。不过,马某、葛某某、马某某都不足30岁,葛某妻子马某与葛某相差17岁。

  等这些想偷渡出国打工的人员交“手续费”后,葛某再把这些人的信息交给天津某旅行社的刘某,刘某开始办理用于“日韩连线游”的虚假手续。手续办好后,最后由马某某带人去北京,交给常在北京的葛某某,由葛某某将人带上出国旅游的飞机。对在韩国如何脱团,由刘某负责筹划,寻找时机。

  雪夜蹲守8小时逮住另一名蛇头

  “抓获十余名嫌疑人,可真不是容易。”28日,青岛边防支队侦查队副教导员徐杰告诉记者,为确保将犯罪网络一网打尽,去年1月,在抓获葛某之后,边防官兵便远赴黑龙江进行下线人员的抓捕和取证。当时正是严冬,由于大雪天气导致交通条件不便,有的民警在进入偏远县城时,只得在路上拦下过往的拖拉机或者马车继续前行,短短50公里的路程有时竟能走一下午。

  徐杰回忆,另一队在前往天津抓捕“蛇头”刘某时,也是饱受严寒的考验。当时,在得知刘某可能在其天津的家中这一线索后,民警连夜赶往天津,到达刘某家附近时已是半夜11点。当时天津下大雪,民警为了抓获刘某,在-10℃的室外蹲守了近8个小时,头发、眉毛上都挂上了霜冻,最终在次日早上8时将刘某抓获。

  11名涉案嫌犯二度出庭受审

  青岛边防支队侦查队副教导员徐杰介绍,经过审查,“2011·1·8”特大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的十余名涉案人员为谋取巨额利益,利用商务考察、多次往返签证、旅游等名义,大肆组织人员偷渡韩国打工,涉及山东、河北等多省市100余人,涉案金额600余万元,可算是青岛历年来最大的偷渡案。该案在2011年4月移交市检察院。2011年12月6日,案件在城阳法院开庭审理,今年2月28日,11名被告人在城阳法庭二次出庭受审。

  据介绍,该案犯罪嫌疑人利用日本、韩国旅游机构联合推出的“日韩连线游”旅游项目的优惠政策 ,为偷渡人员申请旅游签证,之后组织人员抵韩后逃脱,该作案手段在全省边防部门侦办的偷渡案件中尚属首例,该具有成功率高、隐蔽性强、打击难度大的特点,很有可能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骗签偷渡犯罪的新方式。

  ■相关新闻

  去年办理边防行政案件284起

  2月28日,记者还从青岛边防支队 2012年党委扩大会议上了解到 ,自2011年5月1日《山东省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明确了边防部门打击海砂的职能以来,2011年青岛边防支队加大管理执法力度,开展船舶普查、打击盗采海砂等专项行动89次,办理边防行政案件284起。记者 张同顺高丽本报通讯员 汪立波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