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连续十五年实现“四无”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6:54  法制日报 微博

  本报记者王斌 本报实习生高博

  全国监狱系统有一个通用的安全标准———“四无”,即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无重大疫情。

  某所监狱数年实现“四无”目标,在全国并不鲜见。然而,某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整个监狱系统、所属的所有的监狱,都实现“四无”目标,且连续长达十五年之久,在全国,目前唯此一家———北京市监狱管理局。

  2012年第一天,凌晨零时许,当北京市司法局局长于泓源通过视频把这一骄人的战绩向北京市主管领导报告后,随之而来的评价是“来之不易”。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政委魏书良———这位在监狱系统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监狱人向《法制日报》记者如此表述着他的感言:“全局在连续三年实现‘四无’时,我们的干警有人热泪盈眶了;连续五年实‘四无’时我们也激动。”

  “然而,连续八年、十年、十五年实现‘四无’时,我们反倒心静气和了。为什么?是因为通过几任领导和广大干警的努力,我们不断创新监狱安全管理工作渐渐撑握了一些规律。”魏书良说。

  司法部先后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干警基本素质教育”、“基层基础建设年”等活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把这些活动首当其冲地作为安全责任意识教育的载体。

  在其下属的14所监狱里,“安全”标识和口号颇有特色。“没有安全就没有话语权”,“监狱安全是监狱工作生命线”,“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把手对安全承担第一责任”,“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安全工作不是监狱工作的全部,但失去安全就失去了全部”……一系列强化干警安全责任意识的要求和标准,干警们耳熟能详,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干警心中扎下了根。

  随着近几年安全环境的变化,北京市监狱局的安全标准“水涨船高”,而且,把每年第一季度确定为“安全教育季”。新年头件事,无论是干警还是犯人,人人讲安全、说安全、做安全。

  从去年开始,司法部在全国监狱劳教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在这个背景下,市监狱局提出“狱政管理精细化、教育改造系统化、劳动改造教育化”目标,细化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

  >>下转第二版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