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困难,找霓虹灯下新哨兵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6:5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张骏

  黄浦区一条小弄堂里,3个毛头小伙围着一个修鞋匠,软磨硬泡要学艺。小伙子郝延胜还跑去买矿泉水给师傅解渴。磨了1个多小时,老鞋匠见年轻人挺有诚意,终于答应收下这3个“徒弟”。

  3个小伙子是武警上海一支队十中队的战士。为了掌握为民服务的本领,他们利用难得的休息日,陆陆续续跟鞋匠学了半年的手艺。

  “作为霓虹灯下新一代哨兵,我们要对得起这张名片。”郝延胜的想法很简单。武警一支队十中队自1982年换防,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驻守繁华商业街,也接过了学雷锋的“衣钵”,30年来中队先后有200多名官兵被评为各级学雷锋先进个人、道德标兵、优秀志愿者等,先后收到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感谢信、锦旗、奖状、牌匾2200余件。

  从修鞋修伞到修手机

  “太厉害了,你们连智能手机都能修。”在南京路上为民服务点,一名年轻小伙子对 “修理工”薛绥红一脸佩服。

  从1982年起,每月20日,十中队的官兵便出现在南京路上,剃头、修鞋、修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忘。但学雷锋的形式和内容也要不断创新。”中队指导员张军捷说。为此他们创建了中队局域网,与8所学校、12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分期分批开展电脑、法律、心理等业务培训。

  “可惜有的技术还是绝迹了。比如以前有战士会修钟表,战士退伍之后就后继无人了。”雷锋班战士单力的服务项目是剃头,“旧项目没了,新项目接着就会出现。”单力的剃头摊原先很火,后来排队理发的人却慢慢少了。有一次,一位老大爷理完发后一声叹息,小声嘟囔:“这个小伙子没有以前那位爱说话。”单力若有所悟,原来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就想找人说说话。不久,他买来有关心理学、老年保健等方面书籍,开始学习与老人沟通的技巧和话题,还学起了上海话。从此,单力的“粉丝”越来越多。

  而今,每个月的20日,不少市民都会早早起床,甚至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赶来南京路,为的只是和十中队的年轻战士聊聊天。一些老人家见了战士,便亲切地打招呼。赶上过节了,还会有大爷大妈拎着饺子从老远赶来慰问。历经30个春夏秋冬,十中队为民服务日累计做好事5万余件,服务对象20余万人次。

  遇到困难就想到十中队

  30年来,南京路附近的一些人有了这样的习惯:遇到困难时,就想到找十中队。十中队的战士,让他们感到心里踏实。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去年9月,十中队照顾了20年的忻鸿发老人走到了生命尽头。弥留之际,他想见的还是十中队的战士们。忻鸿发双目失明,老伴高位截瘫,膝下无儿无女。十中队官兵从1992年开始照顾两位老人,坚持每周为他们家打扫卫生,老人家里的米面油盐和水果从未断过。闲暇时,战士们便会陪老两口聊天解闷。逢年过节,战士们还把夫妻俩接到中队,让老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家住威海路振法大楼的任淑珍老人老家在福建,孤身一人。去年8月的一天,十中队的排长闵奇在振兴居委会听说了任阿姨的情况,他和战友们便想方设法,为老人排遣寂寞,还拿来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她使用网络聊天,任阿姨通过网络视频见到了远在福建的亲戚。

  “个人的力量终究比较弱,我们依靠团队一起帮助别人,才能持久地助人。”一支队三大队教导员卢勇说,组织战士们学雷锋,做好事只是表面,归根到底是让他们学做一个好人。

  今年元宵节后,副队长张滨接到了来自湖南安化扶清中学8名同学的电话,告诉他十中队战士过年前寄去的新书包已经收到了。去年,张滨了解到这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庭贫困,买不起书籍、文具,立即将资助这些贫困学生的想法告诉战友,大家纷纷捐款。

  市南中学鸿志班60名学生,也是十中队党员们的学生。中队官兵经常与他们一起开展活动,让学生们在部队的大家庭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10年来,中队官兵参加社区文明服务达15万人次,为灾区、公益事业和慈善基金累计捐款20多万元,先后资助200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播撒为民服务“火种”

  30年里,十中队为民服务的传统就像“火种”一样,通过一代代战士传递,播撒到社会各个角落。

  服务日早已不是十中队唱“独角戏”。在南京路附近做生意的鞋匠李永辉便和战士们交上了朋友,在摊位上挂出了“为烈军属、孤寡、残疾人免费修鞋”的牌子,加入到义务为民服务行列中。不止一个李永辉,而今已有80多家企业数千名志愿者加入了十中队每月20日的便民服务。

  2002年,退伍刚一年的阴国君当上了大娘水饺南京路分店的店长。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十中队签订共建协议,请官兵给员工讲党史,带领员工参加中队的便民服务。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分公司每年都有140多名员工参与驻地无偿献血,数百名员工长期给金杨街道敬老院当义工;在他的建议下,总公司每年出资1000万元专项资助贫困失学儿童。

  学雷锋标兵陈晨是大学生士兵。退伍后,他被学校聘为雷锋精神宣讲员、党史辅导员。如今已是东方航空公司波音737机型大队副机长的他,在机组里成立了学雷锋服务小组,成为机场的文明先锋。

  雷锋班战士徐志,退伍后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饲料公司。他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雷锋班的战士,在公司招聘了20多名残疾人,带头为村里修路建桥,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