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路上的道德名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7:00  法制日报 微博

  □弘扬雷锋精神

  本报记者张媛 本报通讯员 李凌志 章乐平

  十里南京路,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蕴含着中华商业第一街独有的繁华魅力。

  十里南京路,爱心涌动,暖意融融,在爱民为民的服务中彰显着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进的道德之光。

  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自1982年进驻南京路以来,始终模范践行雷锋精神,坚守精神高地,在改革前沿引领社会新风,在国际都市当好文明使者,用大爱真情打造了时代的道德名片。

  去年9月16日上午,上海长征医院。“孩子们,我的孩子们……”89岁的忻鸿发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口中传出微弱的声音。老人口中念叨的,是常年照顾他生活的武警十中队官兵。

  在南京东路街道凤阳里476号的门口,一块牌子分外醒目———“武警十中队家庭敬老院”。这里就是忻鸿发生前的家。忻鸿发自幼双目失明,老伴早年因病高位截瘫长年卧床不起,膝下无儿无女,依靠政府的救济和官兵们的照顾度日。战士们定期来忻鸿发家里打扫卫生,夏天,为他们装好纱窗纱门,冬天,买来取暖器,家里米面油盐和水果从未断过。老人离世后,开追悼会这天,十中队雷锋班战士流着泪送别了这位照顾了29年的老人。

  人民广场街道敬老院里居住着20多位孤寡老人,中队战士长年坚持为他们理发、送米、送菜、送文艺节目。每逢老人生病或遇到困难时,总会像使唤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战士们打电话。

  十中队营房背靠南京路,白天人声鼎沸,晚上霓虹闪烁。在这种复杂环境下,中队始终坚持用光荣传统熏陶官兵思想,把雷锋人生哲学系列教育作为官兵的必修课长抓不懈,每年新兵入伍的第一堂课就是举行为民服务承诺宣誓,《雷锋日记》和《雷锋的故事》人人会讲,《学习雷锋好榜样》个个会唱,让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在官兵思想上打下深刻的烙印。30年来,中队先后有200多名官兵被各级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道德标兵、优秀志愿者等,先后收到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感谢信、锦旗、奖状、牌匾2200余件。

  >>下转第八版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