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基金陷入发行“怪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7:10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李锐

  一边是新基金的密集发行,一边是首发规模越来越小,新基金发行已经有陷入恶性循环的迹象。

  经历2011年的痛苦煎熬后,今年股市出现回暖,而借助这波反弹,新基金发行再次进入“疯狂状态”,目前大约有超过30只新基金发行撞车。但是,新基金首发规模越来越小的趋势并未改变,无疑正将备受煎熬的基金逼入死胡同。

  怪相一:

  34只!渠道越来越拥堵

  自从去年初开始,随着审批政策的改变,新基金发行犹如过江之鲫,密集发行就已经成为常态,但今年的势头更加猛烈。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正在发行和即将进入发行状态的新基金数量可观,粗略算下来已经达到34只(分类单独计算)。而在去年,即使在新基金发行最密集的时期,发行的新基金数量也不过25只左右。由此判断,新基金密集发行态势更加猛烈已成定局。考虑到目前的主要发行渠道,基金一般选择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作为托管行,那平均下来每家银行有接近7只新基金同时发行,渠道拥堵状况可想而知,发行“撞车”在所难免。

  而从基金类型来看,偏股基金成为近期发行的主流。就在上述34只新基金中,偏股基金占据了27个,甚至有多家公司出现两只新基金同时发行。

  怪相二:

  2.2亿!首发规模越来越小

  就在数量越来越多的同时,新基金陷入首发规模越来越小的尴尬境地,甚至都是贴着规模下限成立。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就在近期成立的新基金中,募集份额最低的是泰信保本基金,该基金份额仅为2.22亿元。而在此前,海富通稳进增利分级基金首发规模也仅为2.2亿元,天治稳健收益债基在三度延期发行后,最终的规模也仅为2.21亿元。根据相关规定,新基金首发规模不得低于2亿元。也就是说,上述基金几乎都是贴着规模下限成立,其窘境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状况是,一只新基金获批后居然未在规定时间内发行,相关公司主动申请了“不发行”,这在基金史上还是比较少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基金发行的困难现状。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的数只基金,其平均募集份额仅为7.47亿元,比2008年大熊市时都要低很多。

  怪相三:

  “以老补新”很受伤

  更为尴尬的是,从去年开始,很多基金公司面临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老基金被赎回,资金都去申购新基金,这在“帮忙资金”中很常见。

  同样是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就在去年底,已发行基金的66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共有基金914只,份额总规模达到2.65万亿份,而在扣除2011年新成立的211只基金后,基金份额规模不增反降。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在新基金发行遇困之后,随着奖励费用的提高,很多渠道就会怂恿投资者赎回老基金认购新基金,尽管新基金勉强达到了成立规模要求,但最后受伤的还是基金公司。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旗下偏股基金份额规模出现上升的公司仅有6家,其余60家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