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早稻田为什么有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7:12  新闻晨报

  杨向峰

  近几个星期,日本好多地方大雪成灾,首都东京却连日春光明媚,这对赶考的莘莘学子来说当然是件好事。自日本文部省下属“大学入学中心”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在1月中旬结束以后,各个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自行主持的第二次选拔考试也陆续展开。

  为了和全日本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东京大学争夺优秀生源,有私立大学“双雄”之称的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都把考试安排在东大之前。不过和东大把文理科分成三大类进行测试的做法不一样,早稻田是各个学部 (相当于学院)“各自为政”,在2月初春假(即日本的寒假)开始以后,11个学部轮番开考,前后延续两个星期。每个学部都有几千人应考,却要在考完后的10天以内放榜,难怪好多负责阅卷的教授都一个劲地喊累。

  每天早上,从地铁出口到早稻田正门两三百米的小路上,除了一长队神情各异的考生,最显眼的就是那些站在路边一边吆喝一边发放广告资料的小贩。他们递过来的材料,最多的还是房屋租借广告和各类补习班、考证班的文宣,一些资料里还夹带着小饼干和巧克力,有两家补习学校干脆派出自己的小分队,在大门外逢人便喊“加油”。

  如果说房产中介的“云集”是因为早大不提供学生宿舍的话,各类预备校和“塾”的风行,当然是因为早大难考,那些铁了心非早大不上的学生,多半要花费重金去补课方可金榜题名。眼下风头正劲的大阪市长桥下彻和著名作家村上春树,都是经历了一年的复读生涯才有幸进入早大求学。墙外发生的事情早稻田大学管不着,只有在门口立个牌子提醒考生防止上当受骗;墙内却是一片紧张的态势,密集的考场外,就有好多穿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到处巡视。

  走在弹丸之地的早稻田校园里,有时候很难和“大名鼎鼎”联系起来。和绿草如茵、建筑优美的欧美大学比起来,早大面积狭小,从正门口一进来就看到几栋冷冰冰的、风格平庸的水泥大楼在两边一字排开,创始人大偎重信的铜像夹在中间显得尤其渺小。当然,大学不在乎大楼,而在乎大师、大智慧。日本人的生活离不开大大小小的圈子,而早大则是活跃在财经、政治、文化和媒体等各界50多万校友交际圈中共有的一个圆心,考上早大就等于是被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日本的大企业本来就有自己的员工培训体系,享受终身雇佣待遇的“正社员”需要在性质不同的岗位上定期轮换,所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并不太看重学生的专业训练和成绩,而是把学生所在的学校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一旦毕业成了“社会人”,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加班,大学便成了及时行乐的最后时光。由此一来,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生)在大学里,“学”反而成了次要的,以话剧、电影、辩论等活动为主业的学生团体非常活跃,校园里隔三岔五地都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巡游,回回都是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又因为地处东京市区,交通方便,像现任首相野田佳彦这样位高权重的校友回来演讲或做业余授课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教授则可以在自己创办的独家研讨班中,与学生建立更紧密的师生关系。在校生得到教授和“前辈”的照应和提携,又通过一年一度的东京六大学棒球联赛的重头戏——早庆战 (早稻田对阵庆应大学)的熏陶,往往会对早稻田这个金字招牌忠贞不渝,一辈子都不会脱离校友关系。

  亚洲各国的不少名人早年都曾有在早稻田大学的求学经历,而被称作 “政治家摇篮”的早大政经学部,更令这所名校锦上添花。各国政要访日时,不少都会选择在早稻田发表演讲,多半也和早大悠久的政治传统有关。事实上,日本的政治家数不胜数,过去20多年来,首相差不多一年包换,对此早大的学生们倒未必会感到面上有光。说到底还是人以群分的效果:有从政志向的学子考入早大后,多加入“雄辩会”,定期在一起练嘴皮之外,还给国会议员做秘书或实习生,从打水、扫地这样的杂活开始,一步步往上走。另一方面,和理工科 “走遍天下都不怕”比起来,政治这样的人文学科很难走出日本国界,而早大理工学部的实力还算不上强大,这未免使得早稻田在欧美国家的知名度打了些折扣。

  (作者为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