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霓虹灯下新一代”:武警上海总队坚守雷锋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7:34  中国广播网 微博

  

  中广网北京2月29日消息(记者朱博文 孙崇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六十年代,一部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红遍大江南北,讲述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坚守信仰的故事。这部剧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部第八连的战士。

  1982年,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进驻上海南京路,30年来,中队官兵始终以八连为榜样,以弘扬雷锋精神为己任,被驻地群众誉为“霓虹灯下新一代”。

  走进武警十中队的营区,一道醒目的对联引起了记者注意:“市场经济发展,站岗价值何在?在社会安定、国家安宁、商品大潮汹涌,甘于奉献图啥?图祖国富强人民富裕。”深处闹市的十中队官兵正是用这样的信条,自觉践行着雷锋精神,引领着道德风尚。

  一支队政委吴波:改革开放越深入,经济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南京路光彩流离,而周边社区还有很多孤寡老人,他们是中队官兵们长期的帮扶对象,90后战士杨泽南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经历。

  杨泽南:第一次我到孤寡老人家中,什么都不会干,但是中队良好的氛围和老班长的精神感染了我。如今我自己也成为一名班长,我要带着我的新战友走进社区,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为他们服务,把学习雷锋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

  十中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为民服务的行动始终没有改变。细心的官兵发现,如今的学雷锋已经不能停留在打扫卫生这样简单的事情上。

  中队指导员张军捷:针对空巢老人比较多的情况,我们中队官兵主动和老人结对子。我们派出电脑高手到老人家教老人上网,帮助老人和他的亲人进行视频聊天。另外,我们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组织相关的小型活动,以此来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更加注意从精神方面来给老人提供帮助。

  在实际工作生活和践行雷锋精神的行动中,中队官兵也曾遇到许多困惑。去年8月,战士韩磊在执勤中遇到一位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的妇女,正准备伸出援手提供帮助的时候,妇女却故意摔倒在地,并冤枉是韩磊所为。这件事一时间在官兵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为此中队结合社会上出现的“老人倒地不敢扶”的现象展开了大讨论。

  

  中队长夏仙卫:讨论的结果是肯定要扶,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无论时代怎么变化,雷锋精神和崇高的道德标准是永远不会变的。

  新时期,十中队既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更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有这样一群身着“橄榄绿”的义务讲解员。

  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倪兴祥:有一批残疾人到我们这里参观,都是肢体残疾,当时刚好有战士在这里服务,这个战士就把他背在自己的身上给他讲解,这个残疾人热泪盈眶,感受到我们人民战士的温暖。他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表现,其实也感染了一起来参观的这么多的观众。

  战士陈晨曾经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如今他已是上海航空公司的一名副机长。陈晨说他有责任继承十中队的传统,把雷锋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陈晨:虽然我现在脱下了军装,但是十中队的经历教会了我如何发扬雷锋精神,如何做一个螺丝钉。我经常会把我的同事,特别是刚刚下队的一些副驾驶带到十中队来学习他们的雷锋精神,学习他们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如何兢兢业业的干好本职工作。

  正是在十中队官兵的感召下,南京路周边先后有80多家企业,数千名人民群众加入到中队官兵学习雷锋为民服务的行列中。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