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市普惠性幼儿园明年将达五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7:40  深圳特区报 微博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将很快有望得到缓解,明年我市普惠性幼儿园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并探索建立学前教育保教费补贴制度。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市教育、卫生、民政、人保等四个与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结合贯彻《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介绍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教育局: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发展

  教育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条例》明确提出“加快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探索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关注。

  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坤表示,该局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着力解决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到2015年高标准普及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教育。

  学前教育是当前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市共有幼儿园1093所,但是九成以上是民办幼儿园。近年来,幼儿园接连涨价,让许多家长感叹“养不起”。范坤透露,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到明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将达到50%以上,并将探索建设学前教育保教费补贴制度。

  在高中教育方面,我市将加快全寄宿普通高中规划建设,今年争取交付使用2所,扩建2所,开工建设2所,新增公办普高学位6750个。到2015年完成11所普通高中新改扩建工作,新增学位2.5万个,进一步扩大高中优质学位。

  我市还将探索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在对中小学特困生残疾生实行学费减免,并对我市中职学校部分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探索对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内的更多专业学生逐步实行免交学费政策。

  民政局:直接登记社会组织拟扩大至8类

  我市将进一步降低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今年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种类将有望由目前的3类扩大至8类。市民政局局长杜鹏在会上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长期以来,我国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找业务主管单位这个“婆婆”难,成为社会组织在成长的起步阶段就面临难于跨越的门槛。2008年起,我市就探索对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的体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映,并获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至去年底,我市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588家。

  杜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拟将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扩大至文化类、体育类、科技类、生态环境类和社会服务类等8类。预计五年内,我市的社会组织将由现在的4000多家发展至8000多家。

  社会组织要发展,政府必须让度空间。大部制改革中,我市有60多项政府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杜鹏表示,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今年我市还将有新一批政府职能陆续向社会组织转移,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扩大购买服务的范围。

  在给社会组织“松绑”的同时,我市还将通过推动组织自律、政府行政监督和公众舆论监督三个层次,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杜鹏说,我市目前已启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不久的将来,深圳所有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的财务收支及接受捐赠等情况要在网上“晒”出来,接受公众监督。

  市卫人委: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对于目前备受群众关心的“高药费”问题,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罗乐宣表示,今年我市将在所有公立医院面向本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取消药品加成。

  罗乐宣透露,目前我市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方案已经制定。有些已经起草了配套方案。在推进管办分开方面,今年我市将成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由其负责统一举办和管理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强化对公立医院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同时,通过立法途径明确市医管中心与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强化卫生行政部门的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职能。

  另据透露,市卫人委已草拟了《深圳市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正在报市政府审批,将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人才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重大扶持政策,全面助推民营医院和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

  市人保局:尝试开展社保预约服务

  今年,市民将可以享受到更多人性化的社保服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明昨天在会上表示,今年我市将全力加强社保经办能力建设,尝试开展预约服务等形式的优质服务。

  同时,我市还要大力推进社保卡与银行卡联网、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事实上,在参保缴费、领取养老金、看病缴费等方面,都离不开金融服务。如果将社会保障和金融服务集成到一张卡上,也就是说,社保卡有“银行卡”的功能,那么,医疗费自费项目就可以直接从社保卡中划去,领养老金再也不用去银行排长队了。

  在健全劳动关系方面,李明表示,今年我市将推进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仲裁工作的实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通过探索小额简易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建设新的调解仲裁管理系统、扩大兼职仲裁队伍等措施,促进办案提速,化解积案。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