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的热恋情人就是“12366”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7:59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实习生 周强

  “请问还有什么能帮到您么……不客气!”昨日,随着耳机里传来咨询人轻轻的挂断声,黄歆结束了一个咨询电话。近年来,随着社保统一交由地税代收、公民税收意识日渐增强,广州地税12366咨询台的咨询量一如既往地居高不下,黄歆忙得只能在电话间隙抿了一口水。

  咨询台每天通过热线传播广州地税的声音,黄歆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10年来,广州地税12366咨询台累计咨询量超过784万次,相当于为全市60万纳税户平均每户提供了约13次咨询服务。

  每天要接上百个咨询电话

  从刚开始的每天80多个电话到现在的每天100多个,从每天8时半的早课一直到下午5时甚至更晚,从一名鲜有涉足税事的懵懂女孩,到成为大家口中接近“一口清”的咨询专家,黄歆在广州地税12366咨询台一干就是3年。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地税的咨询中心时,黄歆正在接着一个已经说了10多分钟、来自一位企业财务的咨询电话。放下电话,黄歆笑着对记者说,这已经是今天的第80个电话了。通常,她每天要接上百个咨询电话。

  每天接上百个电话,平均每小时18—20个,那是什么感受?黄歆脱口而出:“我现在的热恋情人就是‘12366’,对他既要投入又要专注!”

  提起这段“恋情”,黄歆笑着说,每次接10分钟的电话耳朵就会很疼,这对于咨询员而言就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其次是嗓子。

  为了保证上线时长,黄歆和同事们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长期下来喉咙难免不发炎,痛起来一天吃十几颗消炎药是常事,喉咙发痒时就趁纳税人提问躲着话筒咳嗽。黄歆告诉记者,“声音嘶哑在我们当中太常见了,同事们都笑称自己是‘鹅公喉’”。

  记者在咨询台发现,每位咨询员桌面上都备有润喉片和润喉茶。这是由于长期使用嗓子,咽喉炎成了咨询员的常见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发烧。

  咨询台接到质疑、抱怨甚至斥骂的电话也是常事,这个时候黄歆就会提醒自己“说话轻一点、动作快一点、微笑多一点、度量大一点”。

  这个总是笑着的女孩告诉记者,咨询员用心服务,急纳税人之所急,往往能让咨询人的态度发生微妙的改变。“有的咨询人打电话进来首先就是质疑、抱怨,甚至斥责,但往往到最后,他们也会反过来向咨询员送上问候和谢意。”有时候无需多言,从开始时大声提问,到结束时轻轻挂上电话,我们能感受到纳税人和地税部门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十年服务搭建征纳连心桥

  广州地税12366咨询台自2002年2月成立以来,已经走过10个年头。其主要职责是为全市60万纳税户、45万社保费缴费单位和48万参保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税费政策咨询和指引等服务,除了人工电话咨询外,咨询台还通过语音和网站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24小时服务,以实现“12366”全天候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咨询台累计咨询服务量已超过784万个,即时回复率达到99.95%,纳税人满意率超过90%。

  记者在咨询台看到好几位准妈妈的忙碌身影。咨询服务一科科长朱丽君告诉记者,12366服务热线日常的电话已逾3000个,而税期的话务量更是成倍增长,所有咨询员都会放弃休假,怀孕的同事也坚持上线多接电话,有的孩子病了也无暇顾及。在税期,12366的电话不容易打通,纳税人大多自觉选择预约留言,等咨询员下班后再一一回复,所以税期加班是常事。

  记者了解到,12366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广州地税为其建立了两大后台支撑:一是政策法规库,二是信息化建设。法规库里收集了1950年以来的5000多条税费法规,最新发布的法规一日内即上传,是地税12366咨询台对外答复的主要依据。在后台,带着耳机全神贯注聆听的工作人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是工作人员正在对咨询员的电话进行质检,检查回复的内容有否错漏,回复态度和技巧是否符合要求。

  广州地税纳税服务处处长王朝晖表示,12366热线是地税部门为纳税人提供咨询服务的窗口,对税务部门而言,这也是与纳税人沟通的桥梁。10年来,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税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税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我们要继续秉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服务宗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