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又有5类社会组织或可直接登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8:00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玮 张仁望)《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将于下月1日起正式实施,昨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对此举办新闻发布会,该条例今后将作为深圳社会建设“基本法”存在,而这也是全国首例为社会建设立法。“我们要勇于面对深圳社会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落后的矛盾,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建设实际上就是人的建设,是人心的建设。”深圳市委副书记王穗明说。

  探索公众参与机制改革

  该条例共分七章,涵盖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等不同范畴,在公众参与机制、社区自治等诸多方面都做出探索性改革,也从立法层面完善了深圳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谭国箱表示,条例是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将为深圳开展社会建设领域的具体立法起一个引领方向的作用。

  “前30年,深圳排头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主要力量也是花在经济建设上。新30年,我们要勇于面对社会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落后的矛盾,也要面对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建设实际上就是人的建设,是人心的建设。”深圳市委副书记王穗明昨日用六个“三个字”对社会建设进行了诠释,“一是惠民生,即公共服务事业要发展,老百姓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和就业保障、人身安全有保障,要让市民出门觉得方便,互相平等,处理问题公平;二是保民安,市民人身安全、家庭安全、公共安全,从而实现社会安全;三是稳民心,生活方便工作好了,心就安定下来;四是聚民智,激发大家共同关心社会;五是借民力,就是要培育社会组织,构建党委统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社会建设格局,让全体市民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六是修民德,就是通过法制渠道,使社会和谐,大家向善、诚实、正直,形成爱读书、崇尚科学的氛围。”

  “推进公正执法,首先是规范公权”

  王穗明表示,未来深圳将把惠及市民放在第一位,重点解决好最基本的民生和公共服务。“我们将通过制度设计和广泛的动员,特别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区自治,想方设法设立机制,要把分散在社会上的各种力量通过法规机制总动员,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

  她还说,深圳将加大政府改革,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把政府为主的社会管理行为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治行为。将加快推进突出便民利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的织网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公正执法首先是公权的规范,公权公平公正才能依法治市,这是最基础的。”王穗明说。

  据悉,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快有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立法进程,通过有计划地制定一批社会建设方面的具体法规,力争率先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规框架。

  今年起大力发展非公募基金会

  “深圳将要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募基金会,推动公募基金会‘去行政化’,培养更多更好的公益慈善组织,加强它们的非营利性,提高他们的自主经营能力。”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杜鹏表示,将创建工作平台和机制,打通公益慈善和社会福利的运作渠道,吸引和方便公众参与。其中,与壹基金这样的公募基金会不同,非公募基金一般是企业家自己出一笔钱去做慈善。

  在养老事业方面,则将进一步修订完善“养老条例”,以法规来保障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普惠型养老制度,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大力建设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健全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

  杜鹏昨日还透露,文化娱乐、科技、生态环境、体育等五类社会组织近期就将降低登记门槛,即不需要前置审批,直接到民管局来登记即可,然后再由行业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

  所有捐赠信息拟网上公开

  此外,杜鹏还说,深圳市民政局正在着手建立一个信息公开网站,所有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财务和开展活动的信息届时都可以在网上公开查询,另外今后所有捐赠信息也会公开。不过,由于现在深圳已登记的社会组织已有4554家,预计5年内会变成8000多家,因此杜鹏昨日并未透露时间表。

  据杜鹏介绍,最近5年,深圳将重点推进20多项社会建设领域的立法。这些立法项目中,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基金会管理、社会组织、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者、社会救助、优抚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等10项都是涉及民政工作方面的立法。

  而今年,该局将配合人大推进已经列入人大年度立法计划的《社会组织条例》、《行业协会商会条例》、《社会救助条例》等特区法规的出台。同时,推动《捐赠公益事业管理条例》、《退役士兵安置办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法规的修订,并做好《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等法规的立法调研。“我们希望通过3至5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有时代特征、深圳特色、内容完备的民政法规框架体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