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村民高速“入城” 生活却不方便

  高铁的开通和十艺节的契机,让西客站片区的村民们几乎以坐着高铁般的速度从平房齐刷刷地搬进高层住宅。住在崭新的高楼里,看着原来的村里跑起了高铁、建起了艺术中心,泥土道变成了宽阔的沥青路,很多人都有着一种陌生感:已经习惯的生活环境没了,面对的是新邻居、新环境和新生活,这一切都要重新开始适应。

  本版撰稿 记者 张雯雯 刘小芳 实习生 王甜甜

  【现场】

  记者了解到,西客站安置区一区、二区首批8300多户、近3万名居民在高铁通车之后齐刷刷地回迁,用规划和城建上的词语说,他们住进了“西部新城”,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一提起市区,回迁居民们还是不自觉的说着“进城”。对于他们来说,家门口的“进城之路”其实才刚刚开始。

  1

  邻居都是新面孔

  住了半年只见过两回

  “住上楼房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邻居们都是新面孔,不认识。”昨日,西客站安置区的张大爷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住着挺舒服的,小区里条件也不错,但就是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觉得不自由。“进门口就关门,就这么一个小空间,和谁都不认识,住了大半年了,一共见过邻居两回。”张大爷说。

  原来在村里他有不少朋友,平时没事在一起拉呱,现在那些好朋友都住的远了,平时也见不着,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想认识点新朋友,但每次一看到那厚厚的防盗门,心里就有点不舒服,所以也没有主动去跟邻居们交朋友。

  

  西部大工程挺多

  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了

  “西进”过程中,槐荫区将投资700多亿打造十大城市综合体,这些大工程也让周围的很多居民受益,“这些工地上也需要人,这样我就在这里打工就行了,不用跑到外地去了”,昨日,在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工地上,一位打工的王大哥告诉记者,其实在家门口打工挺好的,他们那里有很多外地打工的人,都羡慕他能在家门口打工。

  

  种了几十年地

  放下锄头重新学技能

  “原来还有点地,现在地也没了,看看能不能找个工作,赚点钱。”在槐荫区的培训会上,一位抱孩子的张大姐告诉记者,她一直在家里看孩子,然后种了几亩地,不是很多,能赚两个钱,但是没了地以后只能再想法子挣钱了,先上培训班看看能学点东西不,然后再考虑找工作的事。

  据了解,2011年西客站安置区一区、二区近3万名居民顺利回迁,针对这些回迁居民,槐荫区启动了西客站片区失地农民培训班,同一些大型超市等近200家单位联合确定了2000多个岗位,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开展车工、焊工、维修电工、家政等十余项培训。

  

  宽敞新路加大油门开

  走着走着却出现一堵墙

  济南西站通了以后,周围新修了不少道路,像齐鲁大道还是比较好找的,但是像莱芜路、烟台路啥的,就有些困难了。“那天我打车去西站,一到齐鲁大道发现路好宽啊,旁边的的哥也有些兴奋,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呜呜的就跑出去了,一直向前,眼看就到了车站落客平台了,突然路口出现了一堵墙,司机一个急刹车才刹住。”昨日,乘客小孙分享了自己去济南西站的经历,新路虽然宽敞,但是因为没走过,摸不着路,走着走着就遇上断头路了,只有再掉头走,花了不少冤枉钱。

  【对策】

  “路通了,车多了,公交线密集了,西部新城自然就发展了。”今年“两会”上,济南市政协委员侯光军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西客站片区配套建设,促进西部新城快速发展》的提案。说起西部新城建设,侯光军称,目前,西部除政府主导的“三馆”和安置区外,真正市场化开发在建的项目很少,这就导致人气不足,人口导入缓慢。

  侯光军表示,以西客站片区为例,作为西部新城的标志性建筑,目前该片区的公交线路严重缺失,不但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不利于片区内的人口导入和商业入驻,同时也为这个区域内的黑车、摩的提供了滋生空间。同时,现在西部与市区的道路仅靠经十路连接,十分拥堵。特别是刘长山路延长线,至今仍无法建成通车,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西部新城要完善公交线路布局,积极与轨道交通衔接。同时,加快规划道路工程进度,并在通车后同步开通运营环经十路、经十一路(刘长山路)两条主干道的循环公交线路,此外,刘长山路应列出明确的修通时间表。”侯光军说。

  搬走刘长山路“拦路虎” 要列出时间表

  济南市政协委员张玲是济南师范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前几天,张玲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整合西部文化交通资源,实现济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提案,其中提出,近几年,槐荫区借助西客站片区、十艺节场馆建设、十大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文化新高地”的雏形已初步显现。

  “但是,如今说起搞文化活动,大家会马上想到泉城广场、体育中心等,这就给槐荫发展文化建设提了个醒儿,要想占领文化高地,先要考虑如何把人吸引过来。”张玲表示,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已经封顶,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等一大批综合体也在加速建设,这些都是西部新城的优势。待这些场馆建成后,不一定非要等到十艺节开幕后才启用,可以借鉴全运会时期奥体中心场馆的运作模式,提前“热馆”,举办一些群众文化活动。

  “唱”响西部新城一演出就让人想到大剧院

  现在一提起“西进”,相信市民最先想起的就是西部新城,还有长清大学城。中间的过渡带该如何发展呢?怎么才能有城市味呢?

  “目前这块过渡带主要是打造绿色新区,湿地、公园等景观,让市民们能享受到田园风光。当然了,这样西进可能会有点断层,过渡带究竟应该打造成什么样,怎样才更有城市味,这也是我们正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希望市民也给我们提意见,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西部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在规划时也会考虑大家的意见的。”昨日,槐荫区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向记者解释。 

  用绿色新区串起西客站和大学城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