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阳刚女秀慧”该是成长的底色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8:33  国际在线 微博

  郑州十八中试行新校规,出台“阳刚男生”标准和“秀慧女生”标准,并评出了44名符合规定的学生。根据规定,阳刚男生的标准包括崇拜英雄敬仰模范、爱憎分明有正义感;秀慧女生的标准包括礼仪举止端庄等。该校老师称,越来越多的孩子“中性化”,是性别教育的缺失。(2月28日《东方今报》)

  阳阴有别本是自然的规律,“男阳刚女秀慧”才能赋予人类社会可供调合的主色调。比较之下,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男生“不像男子汉”,留长发,女声女气,动作扭捏,而女生留短发甚至平头,动作豪放。所谓的“中性美”的泛滥,其实是性别意识的迷失,长久以往更是性别所赋予的社会责任的缺失。比如,男少阳刚,变得柔弱,性格的扭曲便不只是观感的有碍,而可能更是深层次底气的不足和敢于担当的匮乏。试想,倘若越来越多的男孩子沦入此境,明日之社会又该是如何呢?

  “阳刚男生”标准和“秀慧女生”标准能否准确界定应有的性别内涵,或许值得商榷,列入校规恐怕囿入标准的“模子”,人们也不乏担忧。然而,针对当下无视性别内涵,拿形式当个性,拿性格扭曲当试验品的盲目个性追求,倡导“男阳刚女秀慧”,首要的意义在于性别教育的觉醒,所树立重视孩子品质教育的方向,其实让个性的追求有了可以凭借的基础。

  当然,性别意识的教育,并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性别意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取决于社会的整体氛围。对此,家庭以及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一方面社会要有鲜明的性别特点倡导导向;另一方面家庭也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把男孩子当男孩子教,把女孩子当女孩子养。男女有别,各安其位,才可能培养品质优良、性格健全、健康文明的下一代。(木须虫)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