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风险的防范举措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8:36  法制日报 微博

  □胡云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持续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金融业越来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此同时,金融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隐患。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不仅是金融行业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法院践行能动司法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领域。下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就金融风险防范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坚持守法经营,依法防范风险。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各类金融风险,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和规章,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法律武器,必须用好用足。金融企业要依法经营,善于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监管部门要依法监管,依法加强监督指导,提醒企业防范风险;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对于违法进行金融活动,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要及时纠正制裁,尽量减少风险另外,还要善于运用政策和其他机制防范风险。

  二、恪守社会责任,有效防范风险。防范金融风险,需要金融企业恪守自己的职责定位和社会责任。首先,金融业要履行储户资金保险箱的责任,把维护储户资金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底线内开展经营活动,就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其次,金融业要履行储户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只有把资金投入正当的经营活动,用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和产业,金融财产才可能随着实体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增值。

  三、重视科技运用,切实防范风险。金融企业应当坚持防范风险、科技为先的原则,不断加大对科技防范的投入,密切关注适时跟踪金融违法犯罪的最新动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根据违法犯罪手段的最新变化进行周密应对,实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牢牢把握控制风险的主动权和先机权。

  四、建立健全制度,努力防范风险。我国金融业发展较晚,特别是一些新兴金融企业起步更晚,金融管理经验不足,对金融风险认识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因此,应当建立健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规范体系,包括风险预警制度、风险提示制度、风险紧急处置制度,风险化解与补救制度、风险防范联动机制等。切实做到对各类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补救。

  五、发挥体制优势,共同防范风险。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管理有其特色和优越性,已经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主导、金融监管机构负责、金融企业实施、国家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共同参与、金融系统相互联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格局,这个优越性是我国特有的,是非常有效的,应当把这些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共享信息,形成多道金融风险防线。

  六、加强分析研判,科学防范风险。金融风险尽管无处不在,多变突发,但如果深入研究,通过解剖具体个案,互通风险信息,全面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合作,就能认识和把握形形色色的金融风险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七、针对突出问题,重点防范风险。金融风险形式多样,种类纷繁,不断翻新,防不胜防。所以,必须分轻重缓急,重点防范。笔者认为,应当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防范重点:一是防范跨国金融机构的热钱投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应当建立必要的预警、阻截、化解乃至歼灭机制,妥善应对,使之不敢、不能到我国兴风作浪;二是防范国际金融犯罪集团所造成的金融犯罪风险;三是地下金融活动给金融企业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地下钱庄、民间借贷、企业之间的违法金融活动所带来的各种风险等;四是国际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风险,当今世界很不太平,突发的政治事件、军事冲突和社会动乱给所在地区带来了不稳定,也给国家的海外投资和金融资产造成了严重危害,需要因应形势,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和减少这些突发事件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五是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八、坚持能动司法,支持防范风险。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支持金融行业防范风险责无旁贷并身体力行。首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总结司法审判经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指导性文件、会议纪要以及指导性案例等,为正确处理相关案件,支持、帮助、协助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企业和执法部门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司法保障。

  其次,人民法院通过执法办案,不断提升依法打击金融犯罪活动、制裁金融违法行为的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金融领域犯罪行为,加大对金融诈骗、市场操纵、内幕交易、集资诈骗、传销、非法洗钱、高利贷等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

  再次,人民法院还十分注重延伸审判职能,与政府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及公安、检察等部门密切配合合作,及时沟通信息,发现管理漏洞的,主动提出司法建议。

  最后,人民法院还十分注意依法保护金融主体的合法权益,支持金融企业依法维权,对于金融企业与客户双方对风险发生都有责任的案件,合理区分责任,平等保护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合法权益。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