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学者:规劝马英九政府改正目前“独台史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08:56  环球时报 微博

  

台学者:规劝马英九政府改正目前“独台史观”

  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 图片来源:香港“中评社”

  环球网2月28日消息,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28日在台湾《旺报》发表文章说,郝柏村先生近日投书,希望台湾当局正视史地课本。郝先生希望表达的是“中华民国”与中国的关系不应该被切断,但是他却是用“中华民国”不应该等于台湾”的方式进行批判,因而引发若干媒体的反击。我们必须用宏观面去了解历史教科书,才能认清目前问题的所在。

  文章说,历史教科书“去中国化”的书写开启于李登辉时代,陈水扁时代继续延续。马英九执政4年以来,虽然开启了两岸的大交流,物质性交往频繁,但是两岸认同却没有增加,甚而有继续撕裂的情形。

  两岸认同继续撕裂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在于马英九政府没有能够积极地在教科书事情上拨乱反正,未能扭转李扁执政所留下的“独台”或“台独”史观,以及“一族两国”的政治遗产。

  历史是死的,但是历史教育却是活的。教科书即是史观认识与建构最重要的一环。在民进党执政时期,首先将本国史分成为中国史与台湾史,然后将台湾史做为“国史”书写,虽然没有说明中国史不是“外国史”,但是已隐含着两岸已经为“异己关系”,因而引发了李白是“中国诗人”,是否也是“我国诗人”的争议。马英九上台以后,有关高中历史教科书课纲修订部分,虽然在一些观点上做了修正,但是并没有做结构性的调整。教科书课纲的脉络结构仍然是延续民进党时期,先讲台湾史、再讲中国史,将台湾放在世界与东亚,而不是放在以往为“本国史”,现在称之为中国史的脉络中来讲授。

  文章说,在这个史观脉络里,1949年以前的“中华民国”是放在中国史,1949年以后是放在台湾史。这表示1949年以后的“中华民国”已经不属于中国史,而是台湾史。史观上的“一中一台”因而成形。

  新的课纲仍然称清朝统治下的台湾为“清领时期”,意指“清朝占领台湾时期”,却称日本统治台湾为“日治时期”,意指“日本治理台湾时期”,而非站在中华民族观点的“日据时期”。

  文章说,对于原先的设计者而言,“同心圆史观”隐含着“被殖民史观”。依照台湾史教材的顺序,在原住民以后,荷兰、明郑、清、日本,乃至国民党都是一个外来政权,台湾是个被殖民者,在他们看来,只有台湾全面民主化了以后,台湾才有了真正的“本土政权”。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