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讯:贵阳“愚公”唐明玉的开山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10:12  中国新闻网 微博

  

通讯:贵阳“愚公”唐明玉的开山之路

图为贵阳市花溪区把伙村“路”的两边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李桐 摄

通讯:贵阳“愚公”唐明玉的开山之路

图为贵阳“愚公”唐明玉看着一分为二的大山。 李桐 摄

  中新网贵阳2月29日电 题:贵阳“愚公”唐明玉的开山之路

  作者 高芳芳 李桐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这是《愚公移山》里的歌词,贵州“愚公”唐明玉的开山之举是奇闻,却不是笑谈。他用了17年的时间,打开了挡在村口的一座高百米的石山。

  今年56岁的唐明玉是贵阳市花溪区把伙村的村主任,从1995年起至今,自己先后出资近400万元,带领家人打通了一座高约100米的棉花山,为把伙村开辟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便捷通道,2012年7月份有望通车。

  28日,记者来到把伙村时,唐明玉正在指挥装运修路沙石的师傅倒车。随后,唐明玉带记者来到棉花山下。

  站在棉花山下,唐明玉回忆起1994年的那个早晨。“当时我看到我们村的一个老奶奶背着牛草,要翻过棉花山到对面的集市去卖,山上的路实在不好走。”老人翻山越岭的一幕触动了唐明玉,他产生了开山劈路的想法。

  唐明玉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1994年11月,唐明玉分别向花溪区公安、林业、城建等部门提交了申请。经批准之后,唐明玉和弟弟,以及当年健在的父亲在1995年正式动工开山。

  “夏天早上5点起床,每次都先排险,再开工。冬天的话,至少也是早上7点前起床。”唐明玉说,这么些年来,他带着10来个亲人,年复一年、断断续续地开山修路。10多年来,消耗了几百吨炸药,唐明玉他们挖开了几十万方的石头。

  谈话间,唐明玉的手机多次响起。他告诉记者,自2008年起当选把伙村主任以来,他除了开山的事情,还要处理村务。

  把伙村共有500户人家,约1600人,村民主要靠种植草莓、杨梅和水稻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我们村集体每年总收入才约1万元,村里的基础设施很差,通水、通电、通路,三通目前只通了电。”唐明玉说,没有路村里发展不起来,村里也难致富。

  爬上山坡望去,山外就是花溪市区,楼房林立,山里则是空旷的把伙村。如今,一山之隔的把伙村,就要和近在咫尺的市区练起来了,村里一位姓徐的老人告诉记者,唐明玉自己出钱开山,为村里和子孙后代办了一件大好事。

  如今,当年支持他开山的父亲和母亲都已过世,自己的两个孩子也已上了大学,谈起这17年里为了开山所付出的巨大花费,唐明玉说:“钱乃身外之物,重要的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