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家实体书店的年利润 还不及一名银行中层年薪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12:51  新闻晚报

  ■新政策

  上海每年500万扶持实体书店

  晚报记者 张建群 报道

  上海将在“十二五”期间,每年从新闻出版专项资金划拨1500万元支持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其中500万元用于定向支持各类实体书店,尤其是形成专业定位和品牌影响的民营实体书店。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新闻出版局正式发布《上海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及《上海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引导目录》。这是国内首次出台的综合配套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

  明确八大重点扶持领域

  近年来,由于店铺租金成本上涨、网络书店冲击、读者阅读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实体书店面临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昨天表示,扶持发展有文化特色的包括民营书店在内的各类实体书店刻不容缓。 “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从今年开始,‘十二五’期间每年将保证至少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的使用。‘十二五’之后整个业态会发生一个新的变化,政府会一如既往地拿出相应的资金,来很好地引导、扶持和奖励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做出贡献的优秀书业品牌。 ”

  《引导目录》明确八大类重点扶持领域和项目,包括大型书城与综合性书店、民营专业书店与特色书店、连锁书店、农家书屋与农村发行网点、网上书店与数字发行平台、出版物交易市场、全民阅读示范书店、区县品牌书店等。其中,为走好专业和特色化,将重点扶持受到特定读者群欢迎的学术书店、艺术书店、少儿书店、科技书店、音乐书店、古籍书店等,注重并形成独特经营风格的民营中小型、微型专业书店和二手书店。

  打造上海“地标书店”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不仅需要有发达的商业、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也要有高品质城市文化象征的 “地标书店”和丰富多彩的专业、特色书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将2012年列为“公共文化服务年”,让上海成为“读书人最舒心、最安心的城市”。

  阚宁辉表示,“地标书店”应该是在同类书店当中具有相应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口碑,同时,经营方面形成自身的特色,而且受到学术界、文化界或是读书界特定读者群体高度评价,是形成了业内领先品牌的书店。“从上海目前来讲,学区、社区、商区都有一些自己有特色的品牌。比如在学区方面,复旦大学周边有鹿鸣书店、学人书店,华师大有季风闵行店;社区方面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受到许多读者钟爱。静安别墅里面的2666图书馆,虽然小,影响很大,被誉为‘上海里弄的图书馆’。我们也知道有很多有特色的商区书店,比如陕西南路巨鹿路的韬奋西文书局,还有张爱玲故居附近的千彩书店,比如淮海路上的三联书店。 ”

  扶持项目申请3月15日截止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昨天起通过政务网站(cbj.sh.gov.cn)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本市符合申请条件的出版物发行企业可按要求提出资金扶持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3月15日。

  市新闻出版局将组建考核评估专家组,组织2012年度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考核评估工作,重点对符合两个文件要求的民营实体书店进行考核评估,并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公布第一批包括民营实体书店在内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书店扶持奖励名单。

  ■新调查

  晚报记者 谢正宜 报道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昨天透露,现有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实体发行网点有3800多家,加上每一处连锁网点,沪上共有近7000家实体书店。记者调查后,对在市民、读者心中较有影响力的实体书店类型进行不完全划分:大型书城、连锁书店,作为与市政建设规划配套的重大出版物发行建设项目,体现区域性功能布局,如以上海书城为代表的的大型书城;坚持文化便民理念,向社区、学区、商区、交通枢纽等区域延伸,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连锁书店;综合书店,博库书城、大众书局等占地面积较广,具有多种文化服务功能的综合书店;专业书店、学术书店,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品牌影响力,受到特定读者群欢迎的学术书店,像鹿鸣书店、少儿书店、科技书店、音乐书店、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外文书店等;特色书店,体现城市定位和文化特征,满足不同层次阅读需求,注重并形成独特经营风格的民营书店、中、小、微型书店和二手书店,如季风书园、汉源书店、千彩书店、小朱书店。

  【生存状态】

  “63折进货,没本钱7折卖”

  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翟德芳今年1月5日晒出书店年利润:“全年实现销售1100万元,利润36万元。这一年我们卖了36.44万册书,每本书的利润是不到1元。我们的进货折扣是63折,实在没有本钱7折卖书。”36万的年盈利额仅仅和一位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年薪持平,让很多人大呼实体书店挣钱太少。业内人士表示,在市道如此艰难的2011年,有此业绩已算是实体书店的成功了。

  物价涨、租金高是首要危机

  在实体书店经营者看来,物价飞涨、店铺租金过高,是实体书店面临危机的首要原因。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土地价格可能翻了十多倍,但我国图书销售的总量只上升了25%,房租压力在增大。 ”季风书店董事长严搏非说。 “如果我们当初没有买下这块土地,现在的经营状况一定会更难。 ”博库书城企宣总监朱兵说。

  作为人力密集性产业,书店品种与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必须靠人力来实现,但是图书又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近几年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已经使得实体书店的低利润无法支付合适人才要求的工资。

  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网络购书的兴起,如今在网络图书销售中的领先者当当、卓越等,并不讳言亏钱卖书的现状,赔本做生意的唯一目标就是用远远低于广告投放成本的低价图书“炮弹”,换回最多的点击率,和其他高利润商品的销售。和网络书店比较,实体书店的一些先天不足的缺陷,是无法根除的。首先,实体书店有工作时间限制,大书城一般地处黄金地段,建成很久,停车存在问题。采访中,就有读者表示:“逛半天书店,停车费要几十元,图书折扣也没网络给力,确实不太划算。 ”还有,实体书店靠营业员服务,寻找查询图书不方便。

  黄金地段是实体书店之痛

  热闹一时的“24小时书店”思考乐因为资金链断裂撤出上海;上海地铁里的明君书店全线关闭;位于莘庄的“二楼书店”犀牛书店向它的会员们发出告别函;曾是上海第三大书城的龙强书城也走出了龙之梦……曾有一家家实体书店遗憾离开。

  黄金地段开书店滋味如何,实体书店在这方面有着切肤之痛。季风书园是上海读书人喜爱的文化地标之一,去年遭遇市区连续4家门店关闭的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福士店和静安寺店两家。此外,陕西南路地铁站下的总店也辟出店铺地块,外租给箱包公司。曾在上海最奢华地段中信泰富5楼的常青藤书店被网友捧为“上海六大情调书店”之一。一年前,这家“创造奇迹”的书店低调撤出。

  上海书城淮海店的关闭,曾在两周前掀起文化界哗然与扼腕,好在,经过新华传媒多方调整,伴随着“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的出台,淮海店也已宣告调整经营模式,于8月重归淮海路。

  去年11月末,被称为“沪上最大的民营旧书店”小朱书屋传出由于租房合同到期面临关门的消息,而今,全新的小朱书屋也重开在望,将在3月重新亮相。新的小朱书屋将会被安排在塘桥社区文化中心一楼的文体活动室内,距离轨交4号线、6号线蓝村路站只有50米左右。接受记者采访的朱凤涛一脸幸福,对新的书店能开在宽敞、明亮的活动中心里感到很满意:“这片地方要比原来的地下室要好。现在只等到最后合同签好,货架做好了。 ”

  【他山之石】

  看“凯普乐”如何奇迹复活

  实体书店的危机,中外趋同。在2012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办“独立书店论坛”,有嘉宾提到英美实体书店面对危局的生存法门,如纽约的茱莉亚书店每个月给会员写信,介绍书店活动和新书,张贴书店全年活动日历;德克萨斯BOOKPEOPLE书店则每年组织读书夏令营等。

  2005年,硅谷区最具历史、最有规模的独立书店“凯普乐书店”在刚欢度50周年庆后不久,宣布结束营业。一位常逛“凯普乐”的年轻人立刻开了“救救凯普乐”的网站,全家都是书店常客的成功商人丹纽·曼德兹结合了各行各业精英,免费替书店与店主交涉到一个有利的新租约、向出版社争取通融,最终又找到23位股东,集资超过50多万美元,成立董事会,对书店的经营与行销提出规划与建议,他们也设计了义工制与会员制,前者贡献时间,分担书店工作;后者出钱,捐献30美元到2500美元不等的年费,成为7个不同等级的会员,每级的会员可享有不同优惠。在此运作下,“凯普乐”死去40天后,竟然神奇地复活了,重新开张当天,就已经有近400人登记当义工、600多人买了会员卡。

  实体书店的择书标准与深具水准的新书推荐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旧金山“封面封底书店”就自行出版书讯,店员精心撰写个性化书评。 1998年《哈利波特》美国版第一集刚发行时,并未受到过多的关注,但“封面到封底”一开始就看好并大力推荐,次年第二集与第三集问世,罗琳已成了明星,多家书店都积极争取她现身签售,感恩的罗琳特别指名“封面与封底”以答谢书店早期的支持。

  【深度思考】

  什么样的书店能存活

  谋求转型,做大特色,做高品味,是沪上实体书店本身积极自救的几大发展道路。当然,也有读者指出, “我们更关心的是什么样的‘书店’能存活下来,而不是什么样的 ‘店’能存活下来,”实体书店再怎么 “多元”,本质上还是应该扮演出版生态链的终端角色,成为面对面地亲近读者、向读者提供精神养料的文化分享的场所。所有的前提必须建立在书店姓“书”这一大宗旨之下。

  转型,是大型书城和综合书店为自身设计的 “救亡”道路,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拥抱数字化时代,在店内设立新华E店体验区,用平板电脑为读者提供下载和阅读服务,提升对年轻读者的吸引力。新华传媒也在谋求从单一书城到大型文化空间的业态升级。今年5月中旬,面积超过1万3千平方米的 “静安图书城项目”将喜迎读者。另外,超过2.5万平方米的 “十六铺文化水岸项目”、28万多平方米的吴中路项目等大型 “文化空间”也将陆续推出,以图书为主营面积,穿插主题相近的影视、表演、游艺、文创产品、娱乐休闲等多种文化消费服务。新华传媒还将根据现有城市规划的人口导入动线,深入学区、社区,进一步优化目前连锁经营的网点布局。

  博库书城也将开设面积将近400平方米的4D电影院,调整受网络下载冲击,销量滑坡的音像制品区。

  相对而言,小型民营书店则更注重找到自己独特的核心定位优势,如开设在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的底楼的千彩书坊,于张爱玲居住期间曾是一家咖啡馆,也是张爱玲写作的地方。如今兼具经营图书和咖啡餐饮的书店,吸引着许多 “张迷”专程前来 “朝圣”,成为新城市地标之一。

  绍兴路上的汉源书店则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尔冬强的书吧,著名摄影师的经营设计也让书店别具小资特色,书籍品种也专攻文艺类和设计类。被年轻读者亲切地称为 “猫空”的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拥有福州路外滩、杨浦大学路、七宝古镇和朱家角等分店,是上海最有故事感的书店:布满整面墙的明信片也是店家的 “特色服务”,读者可以选购并 “寄给未来的自己或朋友”。

  在学术界颇有名气的鹿鸣书店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顾振涛和张金耀创办于1997年11月,主攻文史哲等纯学术领域的高端、优质书籍。背靠复旦学术资源的鹿鸣书店,也深受包括中文系教授傅杰在内的师生的欢迎, “很多复旦的教授都喜爱去校园附近的实体书店闲逛,甚至在书店里指点学生、给学生开学术书目,逛书店的习惯也传给了学生。可以说,书店是校园以外的课堂。”

  与台北诚品、北京风入松并称的季风书园,是上海的文化地标之一,经营品种上,季风书园主打学术思想书籍。更因经营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常在此地举办小众读书沙龙,深受文学爱好者与作家的青睐。

  外文书店堪称上海外文书目最齐全的书店,因而它不仅仅吸引着大批学习外语、精通外语的中国人,更有大量在沪外籍人士聚集此地,这也是实体书店精准定位、做高品味的范例。

  ■新进展

  上海书城:8月重开淮海店

  今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新址选定雪豹商城的淮海店将高调回归。

  据悉,全新打造的上海书城淮海店将于今年8月书展期间高调亮相。新址目前已选定在淮海中路627—635号的雪豹商城三楼,届时近1400平方米的图书主营面积将成为百年淮海路上的人文起点。这次淮海店将大胆地选择把中心空间留给读者,不再突出传统的书架陈列,实现“随处可坐,随手可取,随卷可思,随性可聊”的理念。读者走进书店不仅仅是购买图书,而且能与一群志气相投的人分享阅读时光。新店所选图书将根据淮海路的环境,重点选择人文气息浓厚,适合文化休闲的书籍、杂志、外刊等。此外,新店还将引入原创的新锐艺术、生活设计品,并穿插于各个主题书区之间,探索与沪上时尚精致的生活文化相契合的书店业态。

  博库书城:第一时间准备申报

  上海博库书城负责人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表示:“我们第一时间组建申报班子,对照自身情况,开始准备相关申报文件。 ”结合扶持申报指南,博库书城将主要围绕专项资金中的 “资助和补贴”、“奖励”两个项目进行相关申报准备。上海博库书城2005年落户徐汇,2009年走出徐汇在普陀开设了第二家分店。与宜山路总店不同,分店由于是租赁经营,房租的压力较大。“奖励”主要是用于引领全民阅读、开展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动项目,以及具有示范性、向导性的出版物发行产业项目。博库书城自开业以来就致力于社区的文化建设,2008年与徐汇区团委开设了 “徐汇青年讲坛”,以书城的作者资源为区域内的青年开展各类讲坛活动,引导青年阅读。2009年,徐汇青年讲坛被团市委评为“上海市青年优秀中心项目”。

  博库书城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上海房租、人力成本是制约书店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政府对实体书店给予相应的租金、人力支出等产生各种费用的资助,将会减轻实体书店的经营压力,让我们能把书店建设得更好,让更多的读者享受阅读”。

  ■新声音

  严搏非实体书店传承百姓阅读习惯

  在读者群有良好口碑的上海民营书店“季风书园”近年来命运多舛,此次“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出台,老板严搏非第一时间 “鼓掌”:“毫无疑问,上海政府为读书人做了一件大好事!上海到底想要打造什么样的城市文化氛围和阅读生态环境?我想政府给出了他们的回答。 ”

  民营实体书店受惠,严搏非本应和同城书店老板们庆贺,“民营书店这几年关的比开的多,扶持办法将为上海的实体书店保留住了根脉。 ”

  “一家实体书店的开关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关注?那是因为读者始终需要有实体书店存在,希望家的周边有、单位附近有、城市中心有。实体书店本身没有那么了不起,但实体书店传承着百姓阅读习惯,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分量是不可替代,小书店折射的是大问题。 ”

  曹可凡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实体书店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曹可凡呼吁“拯救实体书店”:“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血脉,网上购书固然快捷、便宜,但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绝对离不开实体书店。 ”而今,“实体书店扶持政策”正式出台,曹可凡可谓功不可没,细细研究“扶持政策”,他欣慰地看到,其最大优势在于扶持的常态化、机制化和透明度高:“实体书店的扶持在此既有申报前的准入制,也有了扶持后的考核标准。 ”而在将逛书店作为自身一种文化享受的他眼中,尤为关注小型、特色实体书店的扶持和发展:“如今电视正在往分众转型,实体书店也应该‘分众’。我曾经对淮海西路有过的一家站不满10个人的‘一介书店’印象深刻,老板只卖自己喜欢看的书,等于帮我把书过滤了一遍,还有红坊那里的一家咖啡馆,特辟两平方米左右的小小书店,路过咖啡醇香,买上几卷新书,算是人生美事。也因此,在实体书店经营许可证的发放上,若能给予相应方便与优惠,或者也能催生更多更好的小、特书店。 ”

  此外,曹可凡建议,光靠地方政府单方面努力还不够,还需要场地提供方、书店自身等形成合力。他说:“一方面,热心文化事业的房地产商、物业运营商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在住宅、办公社区内增设书店、阅览室等场所,并以更趋合理的租金价格与书店签订长期租约合同;另一方面,民营书店自身也应不断修炼‘内功’,探索多元化的经营路径,真正提高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生存本领。 ”

  ■手记

  扶持是“杠杆”不是“扁担”

  谢正宜

  “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出台,是昨天一件震动业界的文化美事。而在我看来,更让人欣慰的,是采访之中,各大实体书店并非单纯坐等 “扶持”,更同时表达了自己谋求自救的意愿和设想。

  欧阳修曾有 “三上读书法”,马上、枕上、厕上,皆泛书香。而现在,这 “三上”还在,书却不在——大家都分秒必争刷微博去了。

  没有人看书,自然没有人买书——其实我们媒体有个说法一直用错了,不能说网络书店 “大肆”掠夺实体书店客源,实体书店客源本已式微,何足 “大肆”掠夺。蛋糕慢慢在变小,切蛋糕的刀却多了好几把,如此劣势,“救”是必须, “自救”更是必须.

  《查令十字街84号》是实体书店经营者和实体书店文化热爱者眼中的精神宝典,其中那个把小小书店经营成一整部民间英国文学史的德尔先生,和那个即便穿越到现在有各大网络书店低价引诱,也恐怕不会变心的汉芙小姐,才构成了实体书店自身真正的尊严、力量、魔魅。

  亲人若溺水,最好的办法总不能够坐地呼救,专等见义勇为,当然更不能忙不迭地抹着眼泪开始构思悼文的遣词造句。方今之时,自当齐心协力,跳下湖中,施予援手,拖其上岸。同样的,拯救实体书店,甚至把命题说大点儿,拯救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文字的至高无上的地位,靠的不是一声两声哀嚎,不是一笔两笔纪念,而是更多更多举动——你的人脉,我的勤力,他的才智,才能让更多实体书店,更多好书经典,起死回生。

  1500万元的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资金和其中500万元的实体书店定向支持资金,我们应将之视作撬动整个出版业界生态趋向良性发展的一柄 “杠杆”,而非承受“力挽狂澜”重责, “包办”实体书店振兴全部事宜的 “扁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