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建筑设计师王澍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14:00  国际在线 微博

  

中国建筑设计师王澍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建筑设计师王澍(资料图)

  浙江在线02月29日讯2月28日凌晨,美国洛杉矶传来消息,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被宣布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利兹克奖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美籍华人贝聿铭曾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王澍是中国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人。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今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评委会表示:“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王澍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昨天下午3点半,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我们联系上了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学的王澍。那边正是深夜,电话那头是王澍爽朗的北方口音。

  “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10多年间做了这么多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带来结果。”

  王澍,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新疆。

  父亲是音乐演奏家,母亲是一名教师。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恋箫管,擅书法和山水画,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 1997年,他和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共同创建了“业余建筑工作室”,目前发展为近10人的团队。

  象山校区和钱江时代都是他的作品

  对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学生来说,王澍并不陌生。因为整个校区充满原创力的建筑风格,就是出自这位老师之手。

  如果你没有去过象山校区,那么西兴大桥桥北那幢设计别致,像错落抽屉般的商品楼盘,肯定在匆匆一瞥之下,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这个高层楼盘叫钱江时代,也是王澍的作品之一。“哪怕住在100米的高度上,也能体会到住在两层高的小楼里的感觉,屋檐滴雨,窗前有树。”这是王澍的设计理念。

  朱女士就把家安在了这里。昨天,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就住在得奖建筑设计师设计的房子里。”

  朱女士说,“当初买房时,开发商的一大卖点就是独特的设计。”她说,“售房人员还说,平台上可以种树。我没种,不过有业主种了竹子,还挺有情调的。”

  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则是王澍最大的一个作品。

  “这是一个具有中国本土特点的现代建筑的实验,很多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自然互相对话的观念。”王澍说,占地800亩的校区,都有欧洲一个小城那么大了。结果,它在世界上产生了震撼级的反应,给的评价很高。

  章建明,是王澍去年刚毕业的博士生。“他的作品争议非常大,有人说不是非常好用。”章建明笑笑又说,“但我记得一个美院老师这样评价,逛了象山校区后没有感觉到建筑的存在,但留下一个整体的深刻感觉。这说明建筑完全融入在自然里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