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税负重不重,须看民众痛不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14:18  国际在线 微博

  近期,关于中国商品中含税过高的议论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此解读称,中国主要征流转税,属间接税,而发达国家则主要是向居民直接征税。此外贾康强调,中国商品含税高,并不意味着总体税负就比发达国家重,中国总体税负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2月27日《人民日报》)

  就像在一次又一次令人错愕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学习化学知识一样,民众也在越来越贵的生活成本中不断被普及着财税知识。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悲哀,那些原来只出现在财政报告和公文中的专业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共话语空间。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财科所的贾所长便可以一马平川地向公众解疑释惑。

  正如贾所长所言,“主要征流转税”是中国和发达国家的不同。这当然是税制结构的问题,却正好证明这是一个扭曲的税制结构。从税制结构上看,一般来说,税种少比税种多要好,低税率广税基比高税率窄税基要好。也就是说,能不收税就尽量不收税,如果要收税,就尽可能地一个税种多个产业而不要一个行业一个税种,而且税率要尽可能低。按照这个标准,目前的税制结构税种繁多,税率高、层级复杂,属于很不好的高税率窄税基。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全部税收收入中来自流转税的收入占比为70%以上,而来自所得税和其他税种的收入合计占比不足30%。来自各类企业缴纳的税收收入占比更是高达92.06%,而来自居民缴纳的税收收入占比只有7.94%。看上去,税收的大头都在企业这边,可是,企业会把它加入到价格中向全社会扩散,缴税的成本仍然会由消费者来埋单。这种税制结构带来的结果,一面是民众享受高物价,一面是企业投资的回报率降低,办企门槛提高,中小企业被挤出市场的风险加大,从而进一步加剧物价的上涨。

  最重要的,不论是间接税,还是直接税,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税收的核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是说,税负重不重不是问题的关键,民众是否在承担税负上感觉痛苦,税收是否用于民众福利才是税收的价值取向。如果政府从民众身上收走的税能真正用回到民众身上,那么,即使收的税再高,民众也未必会有意见或痛苦,反之,如果只将税收的一小部分用于民众福利,那么就算宏观税负占GDP的比例很低,民众也会不满意或痛苦。

  如果说,前述税制结构是“取之于民”的不合理,那么,民众最关心的“用之于民”也是令人失望的。根据一些学者的粗略推算,2010年真正用于提高民众福祉的政府总支出仅占总收入的31.35%。与此相对应的却是行政经费的居高不下,最常见的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三公经费”。如此看来,我们的总体税负究竟是重还是“不重”,还真需要换个角度重新考量了。(赵清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