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老屋学问多 看门口天公炉造型可知职业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15:38  中国新闻网 微博

  

台湾老屋学问多看门口天公炉造型可知职业

宜兰有少数传统古厝的天公炉,造型各异,文史工作者钟茂树(右)指出,捕鱼人家就用鱼的造型。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2月29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传统古厝(意为古老的房屋)学问多,很多设施都有其背后含意,宜兰文史工作者钟茂树进行传统石板屋的田野调查时,发现古厝门外的“天公炉”形状各异,有葫芦、鱼儿等造型,经深入访谈后才发现,农家多用葫芦,渔民多用鱼儿,透过这些造型天公炉,祈求丰收。

  “古厝的小细节就可以看出每户人家的职业。”钟茂树指着无尾港小区其中一家古厝的屋外,古厝公厅门口旁的天公炉呈现鱼儿造型,显示这户人家过去从事捕鱼工作。

  钟茂树表示,早期先民来台开垦,都会在屋子旁种植竹子,除了御敌、更可以保护屋瓦不受台风侵袭,而当时无论耕田或打鱼,都要看老天爷吃饭,因此多数民众都会虔诚拜天公,祈求丰收,而插香的天公炉就逐渐演变成各种有趣造型。

  农民希望农作物生长情况良好,因此以葫芦造型作为象征;渔民出海打鱼,当然希望满载而归,所以用鱼儿造型做代表;若家中打鱼又务农,则是在葫芦下方多一条鱼,这些种种造型天公炉,不但见证过去先民敬天的虔诚,也代表过去生活的困苦。

  钟茂树说,天公炉也称“通天炉”,代表1炷香通达天厅,不必烧一大把燃香,而过去早晚3炷香的说法,就是公厅供奉的神佛、历代祖先及天公炉各1炷香,如今家庭结构不断改变,家门外放置造型天公炉的景象也越来越少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