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将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16:35  国际在线 微博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红):记者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悉,目前中国老龄事业快速发展,老龄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老龄事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将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在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逐步开展并向农村延伸,养老机构建设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龄领域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合作也取得新进展。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介绍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老龄法制建设,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去年,全国人大开展了首次老年法执法检查,启动了老年法修订工作。国务院颁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并召开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对‘十二五’期间老龄工作进行总体部署。”

  据介绍,尽管中国老龄事业已经取得快速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3亿人,占总人口的9.1%;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中国已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已经出现了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老人增多,未富先老、区域不平衡、农村老龄人口比例高等问题。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表示,今后中国将全面贯彻落实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推动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大力推行居家为主的养老模式,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重视农村老龄工作,着力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老龄事业协调发展。

  吴玉韶表示,今后还将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老龄问题研究,积极参与联合国老年人权利公约的制定工作,完成中国执行“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实施10周年评估工作,做好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欧盟等项目工作。

  目前,中国全社会更加关注老龄事业,中国全国各地已经建立起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老年群众组织--城乡社区基层老年协会41万个,全国有4000多万老年人参加了协会。基层老年协会组织在维护老年人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务、组织老年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及开展文体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吴玉韶表示,今后还将加快城乡社区基层老年协会的建设工作。“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末,城乡老年协会覆盖率分别要达到95%和80%,也就是说要新建老年协会15万个,从今年起平均每年新建老年协会3.75万个。”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