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亿资本助成都产业倍增 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20:56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成都2月29日电(周迪迪)29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2011年,成都各类市场主体的注册资本(金)总额首次破万亿,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5265户,成都作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地位正逐步凸显。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将强力助推成都“产业倍增”,助力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企业总量持续攀升 注册资本首破万亿

  据介绍,截至2011年底,成都市共有经年检的各类市场主体612191户,同比增长12.44%。全市新登记企业户数继2010年首次突破3万户之后,2011年再创新高,达到38599户。

  成都市工商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成都市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到2011年底,成都市各类市场主体的注册资本(金)总额首破万亿,达10479.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成都201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仅次于广州、深圳,居第三,新增注册资本仅次于深圳,居第二。截至2011年底,成都外资企业累计达5432户,注册资本总额 1614.88亿元。

  新兴产业规模化增长 实体经济有效加强

  据介绍,2011年,成都全市新登记第二产业市场主体5569户,新增注册资本284亿元,同比增长57.5%。新兴产业的发展尤为抢眼,信息网络、节能环保、新医药进一步实现集群化发展;仁宝电脑、纬创资通、台嘉玻纤等大型现代制造业企业纷纷落户;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企业数和注册资本规模维持较高水平。

  全市新登记第三产业市场主体110747户,同比增长22.8%,新增注册资本1085.3亿元,保持了高位发展的态势。文化创意产业总量达41478户,户数和注册资本呈“双增”趋势。

  产业功能区引领发展 天府新区产业本底初具规模

  《报告》显示,2011年,天府新区成都分区累计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4392户,占全市总量的13.9%。数个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国际化、世界级的产业基地正在天府新区成都分区形成。

  截至2011年底,全市23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0179户,注册资本2620.62亿元。成阿、成眉、成资等合作工业园发展势头良好,已有132户企业落地生根。

   “三圈一体”凝聚合力 “雁阵”快飞潜力巨大

  《报告》还对成都三个圈层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截至2011年底,一二三圈层中的各类市场主体分别是 342827户、149375户、119989户,分布比例为 56:24.4:19.6,总户数同比分别增长12.9%、17.7%和5.4%。

  第一圈层尤其是中心城区在吸纳投资和促进主体发展上的“极核”效应明显;第二圈层通过充分发挥资源和要素等优势,市场主体发展逐步增速;第三圈层发展潜力巨大,在主体数量、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提升。(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