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语音电视扛起长虹复兴大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02:39  新京报 微博

  

  在经历了两次投资失误后,长虹沉寂了几年。不过长虹最近又开始活跃,市场动作频频,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这次长虹选择语音电视作为突破口。这个选择是对是错?

  本月,长虹率先在国内推出一款语音电视,不用遥控器,仅凭语音指令就能完成换台、电视节目查询、网络浏览/搜索、文字输入等各种操作,甚至能与人对话交流。业内立刻有声音指出,该产品与苹果推出的“Siri”语音识别应用如出一辙。

  “中文响应能力更强”

  长虹还给这款电视的语音助手,起了个很洋气的名字“Ciri”,很像苹果“Siri”的孪生姐妹。不过长虹表示,“Ciri智能语音功能在原理上的确类似苹果语音,但Ciri的中文识别和智能响应能力更强。”

  这个产品本身并没有太多东西值得分析。家电业内专家刘步尘分析称,中国彩电企业能推出语音电视很正常,语音技术几年前在山寨手机上就出现了。

  “企业想通过这个产品,就能获得多么好的市场表现,恐怕这个不太可能。首先企业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技术在电视上合不合适。一家人一起看电视,这个说CCTV1,那个说CCTV2,这让Ciri情何以堪,该听谁的呀?其次,中国各地的方言差别很大,语音助手的分辨能力、准确率等都是大问题。长虹的这个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的体验到底如何,会像苹果的产品那样让人惊艳,还是只是一个炒作的噱头?如果是第二个,那么产品很快就会被市场埋没,消费者可不是傻瓜。”刘步尘说。

  两次失误影响深远

  上世纪90年代初,知道长虹的人并不多。长虹出名源于发起彩电行业的大规模“价格战”。1993年至1997年,长虹的净利润从4.29亿元增至26.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销售收入由28.53亿元跃至156.73亿元。然而1998年长虹进入调整期,随后其销售收入在100亿至150亿元之间徘徊了将近10年。

  2001年11月,与APEX的合作成为长虹最沉痛的梦魇,共造成约38.37亿元的海外应收账款,直到2004年长虹才扭亏。TCL、美的等家电企业在这期间纷纷完成企业股份改造,而长虹错失良机。

  2006年,长虹毅然将韩国欧丽安等离子公司收入囊中,完整拥有了等离子屏生产技术和核心专利。遗憾的是,液晶电视取代等离子,成为电视产业的主流。为了当年这个“别出心裁”的决定,长虹豪赌了20亿美元,此后几年一蹶不振。

  2010年后,凭借国内家电刺激政策的东风,长虹再次迎来高速发展期。去年前三个季度,其净利润同比增两倍左右。据中怡康提供的“国内2011年彩电市场销售排行”,去年长虹彩电销量国内占有率达到11.76%,仅次于海信和TCL,排行第三。

  “仍然缺乏体系创新”

  家电业内人士梁振鹏称,长虹现在整体在推进“智能战略”,长虹语音电视正是其整体智能战略布局的代表性产品之一,但这个产品功能仍需完善。

  “关键的问题在于,长虹的语音技术并没有形成壁垒,其他企业随时都能推出类似的产品。”刘步尘称,“这也是中国企业的通病,没有耐心搞研发,所谓的创新顶多是某个小细节的创新,不客气地说,很多干脆是模仿。而苹果等外资企业的创新是体系的创新,整个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总想跟别人抢时间,这是中国企业的误区,太短视了。产品抢先推出后,却不能推动销售,不等于拿钱打水漂了吗。”刘步尘称,企业成长的最终动力,来自企业合理的结构、流程和文化,长虹要面临的考验还在后头。

  (林其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