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呵护耳朵 畅听无忧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05:35  大众网-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刘丹

  耳朵是人类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器官,听力的损伤会令生活“黯然失声”。然而,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的人数有2000多万,约占残疾人总数的1/3。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可能成为威胁听力健康的危险因素。

  当心耳机“谋杀”听力

  在烟台某软件公司工作的小于是个音乐发烧友,除工作时间外,开车、吃饭、逛街、睡觉她都不舍得摘下耳机。渐渐的,父母发现,跟小于说话她有些爱答不理,耳机里漏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前不久,准备换新驾照的小于因听力问题没有通过体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许安廷主任医师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可随身携带的数码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戴耳机的人随处可见。如果戴耳机的时间比较短、音量比较小,对听力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如果长时间佩戴且音量较大则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伤。“有很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接打手机时间过长同样会威胁听力健康。每天用耳机听音乐、接打手机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3小时。”

  许安廷说,听力下降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但很多人不愿意佩戴助听器,觉得戴上之后听力会越来越差,其实这是对助听器的误解。老年人在听力稍有下降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正确佩戴助听器,如果等到听力很差的时候再戴助听器,很可能会出现只觉得声音很大,但不知道别人说了什么的情况,这不是助听器的问题,而是由于长期听力下降,老人的言语辨别力也已经下降,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不可逆转了。

  听力障碍诊治应赶早

  然然已经两岁了,可还是很少张口说话,家里的老人都说这没什么,有的孩子就是“贵人语迟”。可然然妈妈还是不放心,带孩子检查之后才发现,然然的听力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语言也出现了障碍。

  “我国新生儿的听力障碍发病率接近千分之三,发病率较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已较为普及,这一检查的灵敏性较高,通过筛查的孩子家长可以不必过于担心,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需要留心观察。”许安廷说,孩子对声音都会有一定的反映,例如电话声会让孩子哆嗦,到五六个月就会出声音,七八个月开始牙牙学语,到一岁的时候应该会叫爸爸妈妈。如果孩子对声音不敏感,一岁多还不会说话,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对于听力障碍的儿童,目前可以根据病情采取配戴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后个体化语言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1-4岁是孩子的语言学习黄金年龄,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则会留下终生的遗憾,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尤为重要。

  许安廷说,有些孩子感冒后会引起中耳炎,耳朵疼一天两天就好了,并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耳朵虽然不疼了,但会存有积液,积液长期存在则会引发鼓室粘连,形成胆脂瘤,引起听力下降。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当孩子说耳朵不舒服时,就应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治耳鸣不要轻信“秘方”

  马上就要高考了,不时在耳边响起的嗡嗡声却让萌萌心烦意乱。她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自己患的是耳鸣,是耳聋的前兆,这让她十分担心害怕,看到一条祖传治耳鸣的广告,就和父母匆匆赶了过去。一个疗程的治疗花费了近万元,可耳鸣依然未见好转。

  “近几年,耳鸣的发病率非常高,几乎占据门诊量的一半,但耳鸣与耳聋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必过于担心。”许安廷说,耳鸣可分为器质性耳鸣和神经性耳鸣两种,由耳部病变引起的耳鸣常伴头疼或眩晕,而神经性耳鸣一般不会有这些症状。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神经性耳鸣,这可能与人们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等有关。神经性耳鸣很难找到确切的病因,治疗起来也没有什么特效方法。当出现耳鸣时,可以找专业的医生去诊断一下,如果是由耳部病变导致的耳鸣需要对症治疗,如果是神经性耳鸣,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可无需治疗,不要轻信广告。

  很多人都有定期掏耳屎的习惯,认为长时间不掏耳屎会堵塞耳道,影响听力,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科学。许安廷解释,耳屎是不用掏的,通过咀嚼运动会自动脱落出来。而且皮肤本身就有自净作用,耳道里面是没有细菌的。掏耳屎反而会把细菌带进去,引起炎症,甚至会把皮肤抠破,越抠越痒,越痒越抠,形成恶性循环。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