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担当起雷锋精神传人的使命追寻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50年学雷锋的足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09:06  法制日报 微博

  本报记者于呐洋本报通讯员姜玉坤郭克鑫

  1月9日11时许,即将赴任某炮兵旅旅长的第18任“雷锋团”团长于洋缓步走到雷锋塑像前,一边深情地抚摸,一边向老班长告别。

  20年前,于洋军校毕业来到“雷锋团”,一路走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坚持用雷锋精神书写军旅人生,成长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军区“学雷锋学苏宁学习成才标兵”,胸前挂上9枚荣誉奖章。2004年,部队在利比里亚维和期间,距离市中心仅有4公里的一座废弃供水站氯气罐发生泄漏,附近动植物被毒死一片,数千居民逃离家园。他率领抢险小分队冒死突入毒区,成功排险。他的英雄行为,让当地居民和各国维和部队知道了中国雷锋。

  2007年,“雷锋团”二营教导员赵锦方在参加驻地长春街道组织的共建活动中,了解到该街道有20名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回到团里,他立即在全营发起了“资助寒门学子圆梦行动”。官兵们每年给每名大学生资助1000元钱,直至其完成学业。目前,这些大学生全部顺利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每年他们都会主动回到团队看望“亲人”,有的还担任了连队的文化小教员,工作之余经常给战士们义务辅导计算机、英语等知识。

  修理连战士朱言春,在家时做好事反被讹诈,曾发誓一辈子不学雷锋。但是,当驻地发生特大洪水,他驾驶冲锋舟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79名被困群众,成为“全国防洪抗旱模范”,荣立一等功,荣获军区学雷锋金质奖章。他感慨地说,只要生活在“雷锋团”,就会时时受教育,处处受熏陶,自然而然向雷锋看齐。

  几年前,“雷锋团”来了一个“富二代”,战士郑甫仁是亿万富翁之子,刚入伍时很不适应部队的生活,但是经过在“雷锋团”的磨练和熏陶,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兵4年,郑甫仁3次立功,被团队评为“学雷锋标兵”。2009年夏天,执行国防施工那段日子,连队发出倡议,利用业余时间到被拆的废旧楼房里砸钢筋,卖钱为灾区捐款。桥梁一连连续两年执行国防施工任务,郑甫仁坚持两年砸钢筋,卖了690多元钱全捐给了灾区,成了连队砸废旧钢筋最多的人……

  走进没有围墙的“雷锋团”,就走进了浓厚的雷锋文化氛围;走进雷锋纪念馆,就走进了雷锋精神的神圣殿堂。

  这座雷锋纪念馆累计接待了300多个社会团体、150多万参观群众、6个外国参观团,让雷锋精神走出营门,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当年,我和雷锋一同从鞍钢入伍,同在一个班,同开一台车,是最亲密的战友。现在,我是雷锋班的名誉班长、抚顺雷锋纪念馆的名誉馆长。我一生要做的就是照着雷锋的样子,默默地去完成雷锋未尽的事业……”乔安山这样说。

  “我从小是听雷锋故事、唱雷锋歌曲长大的。雷锋精神就是我们全家的信仰。2009年我考上大学,后来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女兵,刚好分配到雷锋团,在雷锋纪念馆当解说员。这觉得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个使命。我的岗位和职责就是馆内讲雷锋,馆外学雷锋。我爷爷在离开雷锋的日子就开始了传播雷锋精神的岁月。我是上等兵,两年来我为3万多人讲解过雷锋……”乔安山孙女乔婷娇说。这些年来,乔婷娇也在默默资助着贫困学生。

  “雷锋团”的转业复员官兵都有一份荣誉证书,扉页上面写着:无论你走向何方,你都不要忘记,你曾经生活战斗过的雷锋团;无论你在哪里,你都不要忘记,你和雷锋的伟大名字连在一起!

  “我们注重引导官兵不仅要当兵学雷锋,而且要一辈子做雷锋。每年老兵退伍、干部转业,都要在雷锋塑像前举行离队宣誓,颁发雷锋团复转老兵荣誉证书。”团政委王洪刚介绍,“走进雷锋团我以雷锋为荣,走出雷锋团团队以我为荣”,已经成为全团官兵的境界、品质和习惯。

  “黄河古道活雷锋”田永亮,服役时就是学雷锋标兵。他退伍回到山东曹县后,一下雨就往外跑,去照顾房子漏雨的孤寡老人,他还把4个孤寡老人接到家里,自己住小仓房。开始连他父亲都认为儿子当兵当傻了,还专门到“雷锋团”核实,才打消了疑虑。田永亮从在家里办雷锋图片展到带领村民靠科技致富,走过的传播雷锋精神之路一波三折。他曾被误认为精神病患者,3次被送进精神病院。后来,他干脆成立了“傻子永亮种子公司”、“傻子永亮养殖场”,使当地村民年收入提高了1000多元。2000年1月,他被国家6部委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50年来,“雷锋团”走出了许多这样的“革命的傻子”。

  “编外雷锋团”早已家喻户晓。与雷锋同期入伍的560名河南邓州籍复转官兵,在老团长宋清梅的带领下,这只道德大军坚持27年播撒雷锋的种子,让雷锋精神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邓州市先后涌现学雷锋先进集体336个、先进个人3万余人,被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命名为“中国第一雷锋城”。

  目前,在江苏高淳、四川成都、山东枣庄等地,都活跃着由“雷锋团”退伍老兵组成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从“雷锋团”退伍的2万多名官兵中,有1200多人成为地方学雷锋带头人。千万个“活雷锋”活跃在祖国各地。

  48年前,雷锋在抚顺市望花区储蓄所存入了人生最后一笔存款。

  48年后,“雷锋团”发出了为雷锋存折续存的倡议,以雷锋存折为载体积累更多的爱心捐赠,帮助困难群体,资助贫困家庭。

  2010年2月26日上午,在“雷锋团”举行“雷锋存折续写行动”启动仪式现场,雷锋存折中的229、67元,两个小时就突破了10万元。在志愿参加行动的队伍中,除了“雷锋团”的官兵,还有中小学生、退休老人、企业员工,以及许多曾经的受捐助者。时隔不久,这笔基金中的5万元就以雷锋的名义寄往西南遭受旱灾地区和玉树地震灾区。近10年,“雷锋团”捐资220多万元,帮助78个困难户脱贫,资助5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班学雷锋班,连学雷锋连,人人学雷锋,共建雷锋团”,是“雷锋团”50年来的真实写照,愈久弥坚。“雷锋团”里个个都是“活雷锋”。

  

担当起雷锋精神传人的使命追寻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50年学雷锋的足迹

  图为“雷锋团”的新兵在参观雷锋纪念馆,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

  王海青摄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